邵伯老街漫步

邵伯老街漫步

冲袭散文2025-05-04 22:26:55
不徐不疾,我们漫步在邵伯的老街上。从邵伯船闸边上,我们拐进了一条幽幽的小路。这里,有邵伯烈士陵园。因为有人说这里有一座著名的大皇庙,我们想看看。找到了烈士陵园,却没有了庙。大皇庙只是个地址。出陵园,很

不徐不疾,我们漫步在邵伯的老街上。从邵伯船闸边上,我们拐进了一条幽幽的小路。这里,有邵伯烈士陵园。因为有人说这里有一座著名的大皇庙,我们想看看。找到了烈士陵园,却没有了庙。大皇庙只是个地址。出陵园,很近处就有一座桥,一座名叫滚水桥、造型独特的桥。这是一座坐落在古运河上的桥。今天的运河两岸,打扮的花枝招展。开满黄花的鸢尾,连水里的倒影都是俏生生的。
过了桥右拐,我们走进了一条青石古路南大街。不过我能看出来,这条漂亮的条石路,是修复后的产物。顺路走,就是沿着运河运行。转弯处,一座庙宇突然出现在眼前。建在拐弯处的庙宇,应该有一种保护船人的功能。只是,这一段运河,还有没有运输的作用?显然没有了。就像扬州的古运河,它的旅游和历史记录功能,远远超过了运输的实用性。
到庙里逛一圈。庙的名字叫梵行寺。动工奠基是二零零二年,完工在二零一三年,十一年搞出这么个寺庙,速度挺快。扬州的高旻寺,我觉得至少搞了快三十年,现在依旧在轰轰烈烈搞基建,正在建一座“钟之巅”。看着高旻寺的那一座宏伟的建筑以及奇怪的名字,怀疑是要建一个全世界最大的钟楼。永乐大钟都嫌小了。
梵行寺基本上是一座四合院结构。大雄宝殿在二楼上,是这座庙的特点。大雄宝殿门前有一对青铜狮子。奇怪的是狮子胸前的铜铃,上面雕刻的是八卦图案还有一个道教的符。就算是观音具有佛家道家的双重身份,大雄宝殿绝对是属于佛主的天地,可以这样吗?
离开梵行寺,回到南大街。一段回头路后,我们沿着运河继续走。我要寻找大码头。这条路叫上河沿。路边一两户人家的月季花开得正好,红艳艳的甚是喜庆。桑树结满了果子,就是没有成熟,不敢往嘴巴里放。只能悻悻然离开。
很快,大码头到了。历史上的大码头有乾隆御笔亲题。现在,复制的牌楼,我认为应该保有过去的模样。宽阔整齐的条石,是历史的遗存,也是有故事有记忆的地方。我们坐在石头上,想象着那个皇帝龙行虎步,一步步弃舟登岸走进古街道的情景,想象着前呼后拥的赫赫声威。脑海里不由冒出了“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的诗句。人生在世,不过白驹过隙啊。大码头依旧在,为大码头题字的人呢?
走进老街,走进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里。这一家门口写着“许茶炉”、那一户门前写着“老商会楼”、“火油店”等,有一些名称,不看到还真的想不起来,多少年没见了。著名的“四角楼”,不是一座老宅子,而是一个景点,一种景观。在四岔路口,东西南北各一座建筑,它们的飞檐翘角在空中画了一幅几何画。蓝天白云下面,四个差一点握手交好的角,有着怎样的亲切交谈?它们相邻相伴多少年,是不可分割的一体。
这一边,陆氏香肠的招牌,诱人口水。铺榻门关好了,没有现货供应。估计到了冬天,这里的生意应该非常红火。如今敢以姓氏为招牌的老店铺不多了。尤其香肠这样的肉制品,口碑不那么好。假如用了自家姓氏,断不敢有欺负老祖宗的行为吧。
终于,我们走到了巡检司衙门,看到了七百多年的老甘棠树。虽然这棵树没有我想象的是邵伯亲手种植,也不是谢安的东晋时代,因为七百多年的岁月,只能是后人补种的结果。这反而进一步证明,先贤的精神,是怎样影响着这里,怎样让这里民风淳朴,高雅脱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