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日记

七月半日记

泥常散文2025-05-01 19:31:09
今天是农历7月15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老家俗称“七月半”,又称为“亡人节”。因为许多年前的背井离乡,并安居他乡,几十年忽略了这个本该“年小月半大”的神圣节日。然,这个“七月半”我却有话要说:依稀
今天是农历7月15日,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老家俗称“七月半”,又称为“亡人节”。因为许多年前的背井离乡,并安居他乡,几十年忽略了这个本该“年小月半大”的神圣节日。然,这个“七月半”我却有话要说:
依稀记得孩童时的我经历大人们操办“亡人节”的片段情景:那时的今天,家家户户都会办丰盛的宴席——一大桌酒菜,摆满酒杯筷子,席上却空无一人。大人们说这是在请“亡人爹”吃饭(即以丰盛的酒饭款待仙逝的列祖列宗和新近去世的亲人)。席间,桌上摆酒菜,桌下烧纸钱。这还不算,关键是这一天要烧“符包”——即将纸钱分封为一个个纸包,类似于现在的“红包”,并在每个“符包”上写上收钱亡灵的姓名称谓,称为“写符包”。这是很有讲究的,非一般人所能为。在历年我所见到的宜昌江边烧的纸钱中,并没发现一个是我记忆中的烧的是“符包”。估计原因有二:一是这里没有写“符包”习俗;第二,即使如我一样知道写“符包”的习俗而不知道如何写,所以就不会有“符包”了。
我记得,在我的家乡“亡人节”这天烧的“符包”中,有一个必须要第一个烧的“符包”上写的是“地方业主收”。这个烧给“地方业主”的“符包”是因为我们原本不是那个地方人,而是于若干年前从其它地方迁徙来的。原住居民据说是被吴三桂造反杀光了。在我的老家附近有一个大土包名叫“兵器堆”,据说就是吴三桂造反结束后,将兵器埋藏在那里所堆成的大土堆。这个“兵器堆”即使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疯狂运动,兵器堆也未曾被开挖过。有人说,不是没人挖,而是不能挖,谁要开挖,就会天气骤变,电闪雷鸣,吓得开挖者赶紧作罢。这是否属实,我无从查证,但一个事实是清楚的:兵器堆至今完好无损,仍然神秘着。老辈人说,“亡人节”给逝去的先人亡灵烧纸钱,若不给“地方业主”先烧“符包”,则那些“地方业主”鬼魂就要将烧给先人亡灵的纸钱一抢而光了。当然,这是迷信。但这迷信却证实了一个事实:我们原本不是那个地方人!
今天,我们也专门办了一桌酒饭,请了“亡人爹”。“亡人爹”中我们的儿子在列。下午,我们在江水边为列祖列宗和现实逝去的亲人烧了一堆冥国纸钱,当然没能写“符包”,可我另有办法:烧纸钱时,我自言自语道:“儿子:爸妈今天给你和列祖列宗送钱来,就交给你去分发吧,相信你会比我们更知道如何分配,你会处理得比我们得当”。

2014年8月10日晚于品生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