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花园?邻里

老屋?花园?邻里

遗音余韵散文2025-08-01 06:16:18
几天前,儿子对我说:“妈住在这儿忒没劲,想着住老房子的日子”。儿子的话也正是我的想法,想那群活泼的孩子们了……老屋是本市那时规模最大的住宅小区,从编号看就有80多栋,小区内配套齐全,小学、中学就建在小
几天前,儿子对我说:“妈住在这儿忒没劲,想着住老房子的日子”。儿子的话也正是我的想法,想那群活泼的孩子们了……
老屋是本市那时规模最大的住宅小区,从编号看就有80多栋,小区内配套齐全,小学、中学就建在小区的中心地带。优良的教学质量,使小区内的中、小学校,成为本市孩子们教育就学受青睐之场所。
老屋是单位集资分的,因而,省下不小的择校费。
儿子上学走四分钟就可到家,不用接送。我单位与市公安局安康医院共60户组成一栋,睦邻融洽成为市容创建的典范,令左右楼羡慕不已。
96年之前建造的小区住宅不重视绿化。92年刚入住时楼与楼之间空地乱石杂草丛生,楼宇间,只是,象征性地点了些小树。废弃的水泥块在杂草间锐显,总是刺眼地焦灼着家长们的心。楼内的小朋友年龄都差不多,没几月,就打成一片了,所以,本楼的小朋友之间基本有同学加邻居的双重关系。
我单位老毛的妻子,在楼下开了一家烟酒杂店,老毛的妻子会做生意,备了一只大傻瓜壶,每天,在大傻瓜壶内烧足了凉开水,小朋友玩得口渴,就跑到“毛娘”这儿要水喝,这样“毛娘”就成了小朋友们的临时长辈了,小店常常是笑声融融,关爱切切。
对这小店,大家有个统一的称呼,共称为“毛店”,男的大家统称“老毛”,女的就唤“毛娘”,小店里的黑白土母狗也就赐姓直呼“毛来富”,不分男女老少都这样叫。“毛娘”施些爱心,大家就照着“毛店”生意,生意不错,比“毛娘”出外打工强多了。
96年四月,居委会牵头把我们所在的7栋楼,围上了围墙,安全系数高多了。“毛店”依然是大家集中的场所,也不知是谁提议:“在我们楼下空地建个小型花园吧!”这个提议立刻引起共鸣,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说干就干,此次活动被命名为“自建花园”行动。
几个活跃分子组成自建花园筹建办,挨家挨户收集捐款,捐款不定额,结果本楼99%住户都交了款,为了节省费用,不请师傅大家自己动手一起干。
就这样,老的少的小的人人动手,那场景好热闹,真让人感动。住户中有70%的人出过工。在我家,孩子他爸工出得最多,我敲过水泥块,并用鹅卵石敲出了一条鹅卵石小道。
自筑水泥支架,支起了一个不小葡萄架,架下一围都可以坐人。只因,怕小孩摘葡萄伤着,所以,架上没种葡萄,只种了8棵常青藤;并浇筑了6张水泥圆桌凳,孩子放学回来,就可在桌上写作业;花园内种了4棵雪松,16棵茶花树,还有很多丹桂、含笑、葱兰等等。最漂亮的是一棵黄色蜡梅,黄色蜡梅花色剔透,隆冬尽显君子风范。含笑开时满院盈香,常常能过滤出自然里的好心情;苗木都是大家想办法获取的,住户安康医院陈院长也非常支持,很多好树种,都是他找来的。
自建花园其乐融融,更多的是弥足珍贵的邻里情。这自建的过程,彼此自然贴近相谐了许多。因资金有余,最后,还买了一只液压抽水机用来浇灌。
那时,喜欢狗狗的我,自家养了一只名唤“欢欢”的西施犬,欢欢聪明可爱,常生小狗,所以,我家成了小朋友的另一个聚集点,小朋友们乐意与我相处玩耍,我似乎成了孩子王,孩子们都叫我“小妈妈”。
花园建成后,我带着小朋友们在常青藤下讲故事,走时装模特步。有家长开心地对我说:“你就开个幼儿园吧!”我就用一笑作回答。
常常地我只跟小朋友接触,有些家长我也不认识。其中,一个叫馨的小姑娘,最让我关注,馨的爸妈已离婚,馨跟妈妈过,她妈妈是安康医院的医生,与我一样是东阳人,馨看起来不乐,外婆住在东阳,金华没亲人,馨的年龄也属孩子们的大姐,馨她读书很好,那段日子特喜欢来我家,我也留她吃了多次饭。这一切她妈可能并不知道,我与她妈碰面只是点头而已。
兴奋时,我会组织开个“烛光晚会”。买来舞会小蜡烛,煮上一大锅花生果,拿上几大瓶雪碧、可乐,那氛围引得周边小朋友欲怯怯靠近,来,都来吃!
类似的“烛光晚会”我共主办过三次。第二次是刻点着西瓜灯的烛光晚会,第三次记得很清楚,是在世纪之交的那天晚上,有四、五户人家一起参与,食物更丰富了。
自建花园引起居委会的注意,媒体也经常进行宣传报道,每临创建卫生城市检查,“自建花园”首当其冲地成为本居委会展示的招牌。后来,居委会在我们院中建了小操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左右楼也跟着沾光,周边绿化环境大有改善……
自建花园好处还在延续,我们这栋楼的房子更容易出租、出售。自2003年起,有住户陆续搬离……
馨、佳楠、雪儿、文茜、阳阳、何杰、文婷、可可……小妈妈想你们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