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儿子摁亮一盏灯

为儿子摁亮一盏灯

白麻散文2025-04-24 08:15:45
儿子十五岁,读高二。我每天下班回家,总要摁亮楼道里的灯,让他悠然地回家。儿子从小怕黑,上了初二才同意与我们分床睡。亲戚都说我们溺爱孩子,可我总觉得,成长过程里不应该伴随恐惧,孩子天生胆小,就多给他一点
儿子十五岁,读高二。我每天下班回家,总要摁亮楼道里的灯,让他悠然地回家。
儿子从小怕黑,上了初二才同意与我们分床睡。亲戚都说我们溺爱孩子,可我总觉得,成长过程里不应该伴随恐惧,孩子天生胆小,就多给他一点长大的时间吧。
记得儿子读幼儿园时,我因故不得不在教院进修。每到周末我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往家赶,心里总是嘀咕,这几天孩子没有爸爸,是不是又被吓哭了几回?有一次我请假回家刚好赶上他们散学,我迫不及待地在操场上寻找儿子,我远远地就扬起手中的变形金刚,可是小家伙并没有像往常一样扑向我怀里。我一股脑把他抱过头顶,一股臭气扑面而来,往他屁股一摸,早湿透了,原来儿子憋屎尿了!他实在胆小,上课时不敢跟老师请假,就算拉在裤子里也没关系,反正回家准没事,但跟老师请假估计他却要“担惊受怕”了。
小学时他迷上了弹珠子游戏,但是他怕输,不敢单打独斗,就与别人联手上场,共担输赢。因为怕输,儿子在家常常自个勤学苦练,在外往往是赢多输少,几年下来,蓄满了一大箱玻璃珠子,折算价值估计得好几百。可惜搬家时尽数送了人,要不,这也可以作为儿子胆量的成长参照物。
上初中时我把他留在了自己班上,让他在开学典礼上发言,在班上当干部,当主持,每堂课必然要找他回答问题。这样,他胆子有了一点点改善。
初三时他跟我一起到了县城,我特意给他选择了一位口才出众,经验丰富的女班主任老师的班就读。并在那年教师节,儿子在我反复鼓励下送出了他人生中给师长的第一份礼物。在那个学习成绩并不优秀的班集体里,儿子继续享受到了快乐,磨砺了胆量。
高一时的某一天,儿子突然莽声莽气提出他中午不回家了,要在学校吃饭。我先是一怔,担心他在校外的安全,会不会在外面上网游戏等等,继而转念一想,这么多年的铺垫、守护、培育,是该放手锻炼了,于是欣然答应。并在我经济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咬牙给了他让我的富亲戚都说给多了的钱。我要让他在不会感受到钱紧的情况下过上和家里差不多的生活,享受到家外的自由和快乐,尽可能多地接触了解社会,逐步适应社会,自信地走向社会,而不是被迫——回家。
一年下来,一切相安无事,他终于可以屡屡对我说不,做自己喜欢的事。自信地游走在商店和饭馆,甚至网吧,自己过着生日,偶尔向我请假夜不归宿,在同学间日渐谈笑风生,有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
我知道,儿子还很稚嫩,与同龄人比,也显得滞后,但我却天天感受到他的成长。他的个头与我差不多了,手臂比我还粗壮,与成年人比,一般不会再吃体力上的亏。他也能洞悉不少大人的心思,虽然言语不多,却有心眼,懂孝顺。买东西虽不会讲价,但学会了货比三家。学习成绩随着课程难度的加深反而一天天地进步,虽然他学习只用了三分工夫,但我不逼他,我愿意多等两年时间让他大器天成。所有的这些,都在壮大着儿子的胆量,舒坦着我的心。
我也知道,儿子的未来只有靠他自己。我们这个平民家庭,需要的是大胆的追求,朴实的行动,坚韧的毅力,温暖的希望。在路上,我顶多只能为他点亮离家不远的几步,今天如此,未来亦然。作为教过几天书的人,我只盼能够做到让自己的宝贝儿子坦然地离开家门,没有恐惧,只有自信;没有压力,却有动力;没有包裹,却有思想;没有雨伞,不乏干粮。行行止止,浑然天成。
现在时间是二十二点一刻,儿子又该回家了,透过门缝里白皙的灯光,我仿佛听见儿子均匀的脚步声悠悠而来,幸福弥漫了整个世界……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