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上西楼忆古今

独上西楼忆古今

函枋散文2025-11-06 09:57:04
“西楼”地处在僻静的衡山之坡,它前临湘江,后倚南岳.它本不是楼,只是前人用几根树木,一把茅草修成的一个草楼,因雄踞湘江西岸,后世有人美其名曰:“西楼”。自那以后,西楼美名,沿用至今,我家离西楼不远,一
“西楼”地处在僻静的衡山之坡,它前临湘江,后倚南岳.它本不是楼,只是前人用几根树木,一把茅草修成的一个草楼,因雄踞湘江西岸,后世有人美其名曰:“西楼”。自那以后,西楼美名,沿用至今,我家离西楼不远,一有空闲,就独自一人登临此处,看“滚滚湘江东逝水,闻山后松涛阵阵鸣”。从古至今,无论是文人雅士,还是草芥百姓,都喜独登雅境,以释情怀,我亦如此,常登西楼,喜欢西楼的静,喜欢西楼的美。它静如隐士,名不经传,它美如仙境,超脱尘界。
每当独自一人,登临西楼,忆古思今,或有喜,或有悲。遥想子昂昔年独登幽州台,因触动情怀,曾赋诗一首:“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短短数言,字字精琢,句句入骨,至今读来,仍荡气回肠,以至流传千古不衰。子昂是文人,独登幽州台只能饮酒赋诗,以释情怀,子昂生不逢时,不遇伯乐,而登台高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让人听闻不觉催泪流涕,子昂登高,而心生寂寞,诗文虽好,知音者少。正是:
独上楼栏赋悲歌,
曲高乐雅谁人和.
幽州台上祭伯乐,
痛挥妙笔点金墨.
两袖清风拂红尘,
净地空门独见我,
乘风驾鹤上极乐,
不如长把神仙做.
追溯到近代有贺龙:
三湘四水聚灵气,
孕育奇才出楚地。
 笑看古今将相侯,
安敢与其争第一?
纵观古今将相,贺老确实不愧为将堂之奇才,倘使昔日换做贺老而非子昂,贺老绝不会如子昂一般吟诗作赋,泼墨弄文.只会见漫天刀影,一把菜刀顶青天,入海渊,掀起革命的浪潮。正所谓时事造英雄,若贺老不生在那沧桑之年,充其量只是一个占山为王,劫富济贫的"义匪"。那时也只能仰天长叹道:“唉,不生战乱之年,难造英雄之名啊”,蛟龙也就这般被困于沼泽,永远不得展其志,幸而贺老生在那沧桑之年,才能够飞天入海,叱咤风云。
子昂能文,尚不能武,只能为儒,满腔壮志,尽付笔墨.贺老能武,却不能文,一腔热血洒沙场。
能文又尚武者,应数毛主席,从笔杆子到枪杆子里出政权,看到国破家亡,民不聊生,何尝不悲?为救国救民,揭杆起义,推翻黑暗的蒋家王朝,建立新兴的中国,如此文武韬略,胸怀大志.怪道能笑看今朝,傲视群雄,这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无论是这种文采和风姿,还是这种气度和胸襟,都是出自伟人手笔,然而主席虽有如此韬略,但在蒋氏门下,却指姓为“匪”。蒋氏不容主席之才,最终则自吞败果,主席则用雄才大略“挽救苍生遭涂炭,救国救民于水火”。
子昂是文人,吟诗作赋诉衷情,登高独唱觅知音.贺老是武人,两把菜刀打天下,一腔热血显豪情.主席是伟人,悬壶济世救国民,治国安邦天下平!
时至今日,事过境迁,子昂已故,贺老已去,主席已逝.如今独上西楼,只能看:“滚滚东逝水,淘尽英雄泪”。似我等弄文不可,尚武不能者,只能涑然泪下,惶惶离得西楼,躲进那密林深处的小屋,如陶潜一般"采菊东篱,独酌解忧”罢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