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荆花的故事
开在秋天的花不多,你是其中的一种,所以爱你。红色的花有很多,你最灿烂、开得最久,于是更爱你。——献给紫荆花再过两天,就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的日子了。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我不禁又想起了那一树树典雅、华
开在秋天的花不多,你是其中的一种,所以爱你。红色的花有很多,你最灿烂、开得最久,于是更爱你。
——献给紫荆花
再过两天,就是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的日子了。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里,我不禁又想起了那一树树典雅、华丽的紫荆花,想起了有关它的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
紫荆花,花色紫红,形如蝴蝶,景色奇特,艳丽迷人,当叶子还没长出时,枝条上花已盛开,所以又称“满条红”;又因为它的叶子质地如皮革,呈圆形或阔心形,顶端裂开成两半,裂的深度几乎为叶长的三分之一,形如羊的蹄甲,故又称为羊蹄甲。此外,洋紫荆,红花紫荆,红花羊蹄甲等都是它的异地别名。香港居民甚至有人称它为香港樱花和香港兰花。
1965年,紫荆被评为香港的市花。1997年7月1日后,随着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紫荆花作为香港的标志和香港“壮观、繁荣、奋进”的象征,被绣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里,飘扬在五湖四海的蓝天丽日下和大雅之堂中。
于是,紫荆花便自然而然引起了世人空前的关注和极大的兴趣。它到底是一种什么花?为什么要以紫荆花图案作为香港的象征呢?
其实,紫荆花能有这样的殊遇,是因为它的独特的历史背景。在19世纪晚期,一位法国传教士首次在香港岛附近发现洋紫荆树,并将其移栽至修道院。由于世界各地没有发现过与洋紫荆相同的品种,因此植物学家于1908年判定这种只在香港发现的植物为羊蹄甲属的新品种。洋紫荆不能以种子繁殖,只能用高空压条,硬枝扦插或嫁接等方法繁殖。事实上,目前世界上所有种植的洋紫荆都是由100多年前在香港岛发现的一棵洋紫荆衍生而来的。
翻开中国古代的典籍,我们可以找到不少关于紫荆的植物学、药物学记载。而更多的卷帙中,紫荆花一直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征。晋代文人陆机有诗云:“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后来演化为兄弟分而复合的故事。它来源于这么一个典故:传说南朝时,京兆尹田真与兄弟田庆、田广三人分家,当别的财产都已分置妥当时,最后才发现院子里还有一株枝叶扶疏、花团锦簇的紫荆花树不好处理。当晚,兄弟三人商量将这株紫荆花树截为三段,每人分一段。第二天清早,兄弟三人前去砍树时发现,这株紫荆花树枝叶已全部枯萎,花朵也全部凋落。田真见此状不禁对两个兄弟感叹道:“人不如木也”。后来,兄弟三人又把家合起来,并和睦相处。那株紫荆花树好象颇通人性,也随之又恢复了生机,且生长得花繁叶茂。
当然,《续齐谐记》中所说的京兆地区的紫荆,也许更接近于今天生长在北方的另一品种的紫荆。但从白居易“东郊踏青草,南国攀紫荆”的诗句中可知,古人所认识的紫荆是包括南国紫荆的。更何况民间传说和古代寓言本来是托物明理,设言寄意。在浩如烟海的历代古书中,几乎随处可以找到先祖们关于家庭友爱,骨肉相亲的嘱咐和告诫。而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尽灾劫和苦难却风吹不散,雨打不散,这种举世独一无二的凝聚力和亲合力,实在得益于民族文化经久不息的熏染与陶熔。
在香港的历史上,还有一段关于紫荆花的悲壮故事:1898年6月19日,丧权辱国的《展拓香港租界专条》在紫荆城签订,英国政府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二百多个岛屿(后称新界),租期99年,两个月后,英方不顾中国民众的强烈反对和抵制,在大炮的轰鸣声中,强行提前举行占据仪式,数千名爱国群众揭竿而起,武装保卫自己的家园,反攻英国军营,使英军受到重创,但民众也遭到残酷的镇压,新界10万人口丧失了土地。劫变过后,村民们在桂角山建造了一座大型坟墓,合葬那些壮烈牺牲的英雄。后来桂角山上长出一棵从前没见过的开着紫红色花朵的树。几年后,那种花开遍了新界山坡,色彩缤纷,尤其是清明前后,花期正盛,像是对烈士的缅怀,民众将其命名为紫荆花。
泰戈尔曾说过这样的话:花朵以芬芳熏香了空气,但它最终的任务,是把自己献上给你。而紫荆花也正是这样,把所有的馨香献给了香港,献给了祖国。今天,当全世界炎黄子孙喜泪满襟,共同庆祝痛失百年的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的时候,重温这一则则紫荆花的美丽故事,怎能不让人倍感亲切和倍增遐想呢?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