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起范溉关
洛江河亦称深江,是芦洑河的分支,仙桃市的内河。源于潜江徐家滩,经深江站入沔阳境内,过剅河、范溉关、麻港、老里仁口出通顺河,全长68公里,流域面积102平方公里。民国年间淤塞,河床高于地面,水道迂回曲折
洛江河亦称深江,是芦洑河的分支,仙桃市的内河。源于潜江徐家滩,经深江站入沔阳境内,过剅河、范溉关、麻港、老里仁口出通顺河,全长68公里,流域面积102平方公里。民国年间淤塞,河床高于地面,水道迂回曲折.。1956年疏导整治,利于排灌。1960年开挖南干渠,于石牌铺被截断,上段由潜江利用排水,下段在70年代多处裁弯取直、填塞改造,尚存间断河形。范溉关位于洛江河畔,靠近排湖,元代末年就成为沔阳十九个出名的集镇之一。最先居住在洛江河畔的范溉关人,一定是那些以捕鱼为生的渔民,打一只鸬鹚划子,下到排湖里去捕鱼。鸬鹚是天生的捕鱼能手,这里的人就以鸬鹚为伴,世代在洛江河畔生生不息,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他们还是以鸬鹚捕鱼来“讨业施”。因临湖而居,时常受大水的侵入,所以范溉关人选择高堤、高台来建造自己的居宅,直到现在,人们还能寻得这些建造在洛江河堤范溉关街的老房子。
靠近范溉关的仙女山(土丘),曾是一座古刹,传说每当洪水侵入,七女便有求于其姐姐们使尽道法,让仙女山随水涨高,让难民来此山避灾。每逢春秋祭祀,佛门盛典,十里八里的人们都来这里求神拜佛,香火不断。
洛江河在范溉关的河堤被冲垮后,形成了一深水潭,命名为碧潭;随水潭而下分出一支流来,直通南边的改道河,这一地方叫秦杨口,后建一剅闸。秦杨口正在范溉关的下街,这里曾有一古戏台,庄重中透着秀逸,但鼓声早已远去,飘逸的水袖也只生存于老人的记忆之中了;还有那长达三华里街道,商贾云集的场景,繁荣兴旺的酿酒业,一街酒香,早已成为岁月的过往。
当洛江河成为通往通顺河的水上通道时,范溉关也就成为排湖北岸边一个小码头,沿堤筑有石阶,供船只停埠,来往的船只不仅带来了货物的贸易,也成为了范溉关人走往外地的通道。商人们从这儿上船将外面的洋货运入,也同时将范溉关的水产品销往外地。学子们从这儿了搭船,挑着行囊,心中怀揣一个梦想,去沔阳州府求学。顺流直下要经过上麻、下麻、里仁口……现在的老沔阳城只有不多的老建筑还存在,而今跌落成了行政镇级,且还是一回族镇,却早已没有了往日的那种繁华与风采了。
在洛江河上范溉关水泥桥的建成之前,或许这里一直都是一座木桥。建于上世纪中叶的范溉关水泥桥,也算气派,范溉关桥为桥墩托着桥面的平板桥,也算宽敞,桥面的两边的栏墩上用水泥分别刻着“范溉关”三个楷体字。至于这地方为什么叫范溉关?好象从来就没有听人说起,反正“范溉关”的地名清清楚楚的写在桥的石栏上,直到现在这座桥被靠西边抵达郭陈沟的范关公路桥取代,在记忆中寻求着当年的范溉关桥的气派时,才发现这一切都是那么的遥远了。
从此,范溉关地名一度改为剅河区的排湖公社,直到现在隶属剅河镇管辖的范关管委会,范溉关的“溉”字也省掉了。
那时范溉关水泥桥连接桥北的棉花采购站、皮革厂和范关中学,桥南是粮站、供销社和街道。行人在桥上行走时,遇雨天,桥面积满浠泥,穿布鞋的只好用手扒着栏杆的横钢筋,踩在栏杆脚的边沿,一步一步地挪着通过。桥面的宽度是可以同时供两辆板车通行的,人们交爱国棉、爱国粮用板车拉着经过此桥后,桥的南头紧靠粮站的是一个很陡的上坡堤,载满粮食的板车到桥头停下来,车把手将系在车上的宽布带套在肩上,边拉边掌握好车把手,同伴则在前面用麻绳拉着车,还有同路的人把自己的板车靠边,来帮着使劲在后面推。就这样将每辆板车推上了粮站,然后是排队等待交粮,人们坐在各自的车把上,点上一支烟,休息等候。去桥北交棉的板车则是下坡,难度更大,一不小心连人带车就会冲到洛江河里。由车主把持方向,其它同伴则是双手托着车把一步一步,慢慢地前滑到桥面,此时车尾必须着地,车尾在坡道上划出一道道痕迹,小心翼翼地减小板车的惯性,把板车平稳地放下桥,一旦板车失控那就不可想象了。
清晨,天麻亮,街上豆腐铺的几个垂暮的老人(割资本主义尾巴,年轻人不让卖)就把打好的凉豆腐、炸好的油条、炕好的锅奎挑到了棉花采购站、粮站的大门口,吆喝着:卖——豆——腐咧!等待着这些排队交棉、交粮的人们来过早。早晨天凉,买凉豆腐吃的人少,老人的脸上没有憔悴的疲态,笑容清亮温柔,表情舒展满足,表露出老人内心的安宁、平和。排队,有时是一整天地排,中午,人们为了填一填肚子,买的就多了起来。也有用稻谷来换的。当夕阳西下时,已卖完凉豆腐的老人也就谈笑着,挑着空桶,走过这范溉关桥,笑声也就在桥下的洛江河的流水中,渐渐地远去了。
范溉关桥下的河坡上有旧时码头上留下的几块石板,平日是人们洗衣、淘菜、挑水的河埠头,夏日的水中也是孩子们嬉闹的天堂,孩子们把衣服脱光后,放在石板上,扎进水里。虽说没有了来往的船只,但偶尔还能看到鸬鹚捕鱼的场景。当夕阳的余晖撒满洛江河时,清澈的河水也就抹上了一层金黄色,站在划子上的鸬鹚张开着翅膀,黑色的羽毛闪着绿光,它们知道是捕鱼的时候了。主人用细绳系住鸬鹚的脖子,防止叼着的鱼儿进肚,因为吃饱了的鸬鹚就不愿下水捕鱼了。主人用竹篙敲打着鸬鹚船沿,给鸬鹚发出捕鱼的信号,在一阵“嘎嘎嘎”的欢叫之后,顺着水波一撅屁股,一个猛子扎进河水深处,当它们探出水面时,主人知道鸬鹚已含到鱼了,于是,用竹篙勾起鸬鹚的脚,捞起鸬鹚,用手探进它们的嘴里,鱼儿就从它们的嘴里吐出,活蹦乱跳,落入船舱中,如此一幅渔舟唱晚的美景。
范溉关酿酒业很是出名,明末以来,最兴旺时全街有九家槽坊酿酒,取碧潭夕水,这里酿的酒特别好,“碧潭酒”一直是仙桃市名优特产中的金字招牌。七八十年代,范溉关还有翻砂厂,玛钢厂、水泵厂等乡镇企业,当时的范关皮革厂主要以生产皮带为主,也加工再生革。所生产的皮带也有名,远销全国各地。说剅河有人到上海出差,在大商场买回一条皮带当礼物送人,到家一看,原来是范关皮革厂生产的,弯到上海去买一条范关皮带…….马虎人白费一片用心。
范关中学是一所由初级中学部、职业高中部和普通高中部组成的完全中学,创办于1965年,先前名为范关半耕半读中学。四十余年的风雨历程,为水乡培养出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用人才。范溉关还有革命烈士余运喜纪念碑,大学生干部张友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流年之忆:沧桑泪笑独憔悴
下一篇:情洒古越青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