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心向妈祖

面朝大海,心向妈祖

刘墉散文2025-08-15 09:48:53
午后,天气有些闷热。我赶往集中地点时,天空竟然掉下一滴滴雨点,就像汗水,雨点落下来很快就被地面吸收了。习惯午睡的我,感觉有些发困。1点半,我们准时出发,从莆田市区直奔妈祖城。我坐在车子的最后一排,静静
午后,天气有些闷热。我赶往集中地点时,天空竟然掉下一滴滴雨点,就像汗水,雨点落下来很快就被地面吸收了。习惯午睡的我,感觉有些发困。1点半,我们准时出发,从莆田市区直奔妈祖城。我坐在车子的最后一排,静静地享受着轻微的颠簸。
过了半个小时多,车子到了妈祖城路堤。我们一下车,一阵阵凉爽的海风便迎面拂来,令人心旷神怡,我困倦的感觉也顿消了……
蓝色的、平静的大海,把我们吸引住了。大家纷纷拿起手中的相机,对着停泊在海面的船只、对着闪烁的粼粼水波,“咔嚓、咔嚓”……
一群妇人正在海边晾晒海带,动人的劳作场面也在大家的相机中定格。她们见有人拍照,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们都被拍进去了,呵呵……”当时,我还没来得及跟她们交谈。我想,她们一定也知道这里将崛起一座崭新的海滨城市——妈祖城,那她们对未来有着怎样的憧憬、怎样的心情?看到那图纸上的规划蓝图,是满心欢喜,还是感到有些难以置信?但是她们对这一切都成真的那一天,一定充满期待吧。
我们沿着已经修通的妈祖城路堤,从西向东,走走停停,边参观,边听介绍。“那里将是市政府办公楼”,“那里就是莆田学院妈祖城校区”……一座美丽的新城已悄然地在我的脑海里拔地而起!
这里的阳光,有了海风的陪伴,显得格外温柔,照在海面上,波光明净。我从小就喜欢大海,漫步在妈祖城路堤上,忽然想起海子的诗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心里暖暖的。妈祖城建设正稳步推进,我们的梦想一步一步地靠近现实。我们将拥有一座城,面朝大海。想到这,我的心情变得迫切起来,希望这一天快快到来。
我的脑海里又浮现出那群妇人在海边晾晒海带的情景。她们辛勤劳作,因为收获而心中充满快乐。她们或许不会懂得、也写不出“双手劳动,慰藉心灵”的诗句,但却比谁更能体会劳动的充实和幸福。她们将见证着这伟大的、美丽的变化——渔村变新城!妈祖城,一个多么响亮的名字!它将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海西明珠。
我们又穿过妈祖城核心区,来到妈祖故居。刚到贤良港天后祖祠,一群面容亲切的香客便引起我的关注。我特地留意了下他们服装上的字:“台湾彰化”。他们皮肤显古铜色,那是海风与阳光留下的痕迹。
妈祖诞辰临近,天后祖祠每天都迎来大量的妈祖信众,分灵到各地的妈祖纷纷“回娘家”。祖祠的董事长说,“昨天这里接待了1000多名来自台湾的信众,今天估计也有近千人……”在祖祠,彰化的妈祖信众,抬着妈祖“过火”,他们虔诚的样子令人动容。
妈祖一生短暂,但是她却在千年之后仍被世人铭记。她美好的事迹,成为善良的人们的信仰,深深扎根于海峡两岸的民众心里。仰望妈祖慈祥的面容,我感觉内心一片清澈,充满温暖,便双手合十,朝拜妈祖。
与妈祖城隔海相望的湄洲岛,妈祖在哪里羽化升仙,人们建起了妈祖祖庙。从前,我没有这样直观的感受妈祖城的具体方位。置身妈祖城,才觉得妈祖祖庙与妈祖诞生地很近,就在眼前。
离开妈祖故居,我们来到妈祖城东侧,登上坐落于山亭乡山柄村麒山之巅的妈祖阁。妈祖阁是妈祖城的首要景点工程。这是我第二次来妈祖阁,第一次是在开阁时。当时,海峡两岸的妈祖信众,共同来此庆祝开阁典礼,我也有幸在这一天登临妈祖阁。当天,在妈祖阁顶层,妈祖信众纷纷焚香朝拜妈祖,烟雾弥漫。那场景久久印在我的脑海里,信仰是一种幸福与感动。
再次登上妈祖阁,无边无垠的大海,和妈祖城尽收眼底,很壮观。我想起,上次登上滕王阁的感受,与之相比,这里的视野更加开阔。有人称妈祖阁为江南四大名楼阁之一,我想不过分。
两次来妈祖阁都在白天,无缘于其灿烂辉煌的夜景。但高兴的是,我看到了夜景照片,矗立在夜色中的妈祖阁分外醒目,它是为晚归的渔民指引方向的灯塔。
妈祖城、湄洲岛将通过桥隧结合的方式,把两地联系起来。妈祖城、妈祖祖庙、妈祖诞生地、妈祖阁等核心文化资源也将因此连成一体。
这神圣神奇的土地,拥有美丽的传说,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善良的人民辛勤劳动换来的,这是妈祖保佑的!
生活在妈祖故里,生活在妈祖的庇佑之下:面朝大海,心向妈祖。
刘永辉、2009-4-19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