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夜灯

城市夜灯

内庭散文2025-04-22 08:24:30
身在异乡,每一次变换住所似乎都让漂泊的感觉更深。搬家有如迁徙,总是让人觉得劳神劳力和迫不得已;不知是巧合,还是注定要增添记忆中的感伤,在英国的最近两次搬迁都以节日气氛为烘托,上一次在春节,这次是情人节
身在异乡,每一次变换住所似乎都让漂泊的感觉更深。搬家有如迁徙,总是让人觉得劳神劳力和迫不得已;不知是巧合,还是注定要增添记忆中的感伤,在英国的最近两次搬迁都以节日气氛为烘托,上一次在春节,这次是情人节。
从安静的市郊搬入城市的中心,多少还是有些兴奋的。在这个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英国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住在市中心可不只是简单享受购物和出行的便利。随时走出家门,擦肩而过的都是各种肤色的游人,每天往返校园的路上,那些历史悠久的建筑、店铺,还有经典电影的取景地,让晨光与晚霞中都沉淀着百年沧桑。
当习惯了清晨垃圾车的轰鸣和深夜里酒吧门口的尖叫后,已经是六月了,夜里九点多天还大亮着,窗口正对着的那盏路灯悄悄地亮起来,那是一种搅乱记忆深处的昏黄。读小学时,只有周末能见到父母,常常百无聊赖地坐在灯下,盼望着他们早点从寂静与黑暗中推门而入;上中学后,每天夜里九点多,在中国北方的那座“煤电之城”,漆黑的矿山路上,背着硕大的书包,匆匆的放学回家吃晚饭。于是不知从何时起,深深的喜欢上了城市的夜灯;许多年后,依然一往情深,每到新的城市,最喜欢作的事情就是欣赏这个陌生城市的夜景,哪怕只是从酒店的窗口向外望一望。
夜色未浓,华灯闪耀,快乐的步出家门,窄窄的街路两旁店铺早已关门,在那些闪亮的大玻璃窗前,仔细欣赏下白天众多游人驻足称赞的特色商品。在我的楼下,是个开了三十年的画廊,我常常指着里面那些抽象的画作和好友们说笑,从来没看懂这里面的任何一幅作品,但这些作品我都很喜欢,因为它们让我经常回忆起幼儿园时的涂鸦。但不远处的街角那里,有家不久前新开的画廊,橱窗里的作品总是能充分的满足我的欣赏水平,蜘蛛人、蝙蝠侠、快乐的奶牛,还有漂亮的女人。遗憾的是,没多久画廊倒闭,店铺出兑了。于是,关于我的艺术价值判读,成了聚会时朋友们取笑我的经典“曲目”。
静静流淌的雅芳河(RiverAvon)在普特尼桥下却变得欢快异常,夜幕初降,很多水鸟频繁的在河水里啄着食物,就像岸边餐馆里的食客,在多彩的灯光里尽情享受丰盛的晚餐,我们几个好友在岸边的长椅上聊天,每人手里的一罐苦涩啤酒,将是若干年后翻找这份美丽记忆的标签。一盏夜灯在长椅旁慢慢亮起,渐渐的与路边和桥头的街灯和谐交融,辉映着远处山上的万家灯火。
六月下旬,白昼最长的日子里,晚上10点30分,天色才刚刚有点暗,楼下酒吧里,被足球和酒精点燃的热情,化成阵阵的叫喊声,不时传来。透过窗口,那盏昏黄的街灯依然安静;灯影下,一对相拥的年轻人,尽情展示着属于这个季节的温馨与浪漫。白天欢叫和飞翔的海鸥,如雕塑般在烟囱上发呆,在朦胧的夜色中“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七月,校园里的主题是离别,多少次的拥抱与挥手,都无法麻木对告别的感伤。毕业典礼后,同即将归国的好友们四处拍照,用祝福来定格我们曾经的欢笑。等待相机自拍的10秒里,好友们举杯送我出国的场景再次在脑中闪过,闪亮的吊灯下,觥筹交错,灯火交织的马路上,我们嘶吼般的高歌,就在昨天,又恍如隔世。
继续漫无目的地走过城市街头,似乎前行就是为了可以注视着不断变化长短的黑色影子;那一盏盏城市夜灯,如生活中的一个个小小理想,走向她,走过她。似水流年中,感伤和快乐有如街灯下的黑色身影,或大或小,时长时短,都是畅快的回忆;
清晨,薄雾淡淡,山影朦胧,迷人的巴斯小镇安静而美丽,行人稀少,海鸥欢叫;街边,墙壁上的夜灯仍然执着她的昏黄,看不出沐浴晨光的快乐和兴奋,也一定不曾记得黑暗里的寂静与寒凉,有一种记忆叫感伤,最深的感伤是遗忘。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