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新月异
每天、每月都有新变化,这便是所谓“日新月异”。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儿是在小学的某个年级,老师让大家用“祖国”造句,一位同学说“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老师听后,连连夸奖。不过,我对这个造句却不以为然,
每天、每月都有新变化,这便是所谓“日新月异”。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儿是在小学的某个年级,老师让大家用“祖国”造句,一位同学说“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老师听后,连连夸奖。
不过,我对这个造句却不以为然,因为在我活动的基本区域——家、学校、从家到学校的路上看,在我5年的小学生涯里,房还是那几间房,路还是那几条路,谈不上“月”新“年”异,就更不好说日新月异了。我的活动区域是祖国的一部分,见微知著,所以我觉得当时的祖国并没怎么日新月异。
可在当时,这个词儿却很高频,不仅报纸、电台里常能看到、听到,在我们的小学生作文中更是司空见惯。
一次,我们学校在各年级优选了10名学生到校外参观,接受类似忆苦思甜、新旧社会对比的教育,我们班的幸运儿回来后写了篇作文叫《夕日养狗圈今日变乐园》,高潮处同样用到了“日新月异”。可后来我才知道,他作文里写的“乐园”竟然是我家住的那个破大院!
解放前,那里的确是日本人的养狗圈,解放后住的都是铁路职工,俗称“铁路大院”。那里的确是我儿时玩耍的乐园,可与同学作文里描写的仙境般的“乐园”却相去甚远。
后来的一次“日新月异”说起来倒有些实际内容。那是在我读高一时,沈阳建了一座立交桥。此前,沈阳大概只有两座日伪时期修建的公铁立交桥,因此,这座立交桥的建成便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巨大成就,媒体大力宣传,学校组织参观。我们学校也组织学生去了,之后当然是写观后感,一般同学只在作文里用了一次“日新月异”,我大概用了三次,于是成了老师讲评时的范文,受到严重表扬……
大概词汇也有它的流行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几年,我感觉“日新月异”用得少了,大有淡出时代的意味,可我们身边的变化却真的有些日新月异了!
几年前,我们公司在当时沈阳最豪华的皇朝万豪酒店召开会议,那个欧洲风格、壮观宏伟的会议厅给我的震撼至今难忘!
我始终认为,标志性建筑往往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所以我当时就想,为什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只能是“九一八”纪念馆一类的地方?如果说参观那些地方能让人产生悲愤的话,那么,参观万豪这样的豪华酒店则更能激发我们的自豪感,让人感受到祖国的日新月异!
不说这些,但看寻常的巷道,近几年,变化绝对可谓“日新月异”!有时,我们会迷失在家乡的变化中——周围的某处,一段时间没去,指不定就会“冒”出一个楼盘,“挺”起一座大厦,“长”出一片绿色来,让我们苦思冥想也想不起它原来的样貌!
今天的祖国的确“日新月异”,甚至“日新月异”得让人目不暇接,来不及思考,来不及回首来时路。
所以我想,这个时代应当不属于怀旧的人。
2005年9月28日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