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要懂得感恩

得到,要懂得感恩

水狱散文2025-08-04 00:24:25
虽然下岗的生活是清苦的,但所幸的是,下岗却意外地为琳琳展开了一方文学创作的新天地,同时也圆了她儿时的五彩文学梦。虽然琳琳还不敢大言不惭的标榜自己是什么成功者,但最起码她已经用文学创作的实践充分证明了一

虽然下岗的生活是清苦的,但所幸的是,下岗却意外地为琳琳展开了一方文学创作的新天地,同时也圆了她儿时的五彩文学梦。虽然琳琳还不敢大言不惭的标榜自己是什么成功者,但最起码她已经用文学创作的实践充分证明了一个下岗女工存在的价值,而且勇敢地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同志,你找谁?”“请问:琳琳家是住这儿吗?”“琳琳,就是那个副食品下岗的工人吗?”“是的,就是她!”
琳琳正躺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着《乱世佳人》呢,突然听见楼下有人喊:“琳琳,有人找!”
琳琳赶紧“咚咚咚”地跑下楼:“谢主任,怎么是你?找我有事吗,楼上有请!”“别请了,快跟我走!”“上哪儿?”“劳动人事局,对了,最好带上你写的文章和获奖证书之类的!”
“难道是我给县委书记写的信有动静了,还是?”琳琳边上楼边猜测,咳,不管那么多了。于是,她随便找了几篇样报、样刊和获奖证书就跟着谢主任急急忙忙地去了人劳局。正是这一去,一个下岗女工的命运从此就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难怪有人说琳琳是个苦尽甘来的有福之人呢,因为在她最困难的时刻能如此幸运地得到县委书记的亲切关怀,偌大个县又有几人如此幸运?正是抱着一种感恩戴德的心情,半年之后,琳琳怀揣着新发表的作品诚惶诚恐地来到县委大院当面向县委书记致谢。
因为琳琳还从没见过这位大恩人呢,可谁想一见面,书记可是随和可亲得很。他在看了琳琳的作品之后亲切地对她说:“琳琳啊,文章写得很不错的,看来我并没有看走眼,只希望你今后在文化馆要好好干,为县里的群众文化事业多作贡献。至于我个人嘛,也没什么好感谢的,因为帮助下岗职工解决困难是我应尽的职责!”并在临走时非常热情地与她握手道别。
望着书记远去的背影,琳琳又想起了几个月前给县委书记的毛遂自荐信来……
某日,同窗好友在一顿酒足饭饱之后便对琳琳丈夫指点迷津起来:“老同学,新来的县委书记温声高不但很关心下岗职工,听说还非常地爱惜人才,你老婆文笔不错,写的文章都能够发表了,何不写封信去温书记那儿碰碰运气?”
就因为老同学的一番蛊惑,这琳琳才茅塞顿开,才鼓足勇气向新来的县委书记写了一封长长的求助信,并心存侥幸地附上了自己一篇发表过的作品。
阿弥陀佛!县委书记果然是名不虚传,竟把一名普通下岗职工的呼声很当了一回事,不但欣然命笔在信上作了长长的批示:“从琳琳同志的来信中可知,该同志不仅有一技之长,且夫妻双双下岗,生活相当困难,请你们二位找商业局、乡企局的领导同志商量一下,能否设法解决其一方有比较固定的工作和收入,研究出比较成熟的意见后告我……”并委托信访办主任和劳动局长妥善处理后再向他汇报。于是,在这位素昧平生的县委书记温声高的亲切关怀下,琳琳这个已过不惑之年的普通工人在下岗十年之后,竟破天荒地来到了县文化馆试用。
按理说,堂堂县委书记对一封普通群众的来信亲自批示了也就仁至义尽了,然而这位思贤若渴的书记却偏偏爱抓落实。那是春节后的一天,温书记碰见了县妇联主任,便特意向她打听起琳琳的情况,当得知她在文化馆干得挺不错时,这才欣慰地笑了。
此后不久,琳琳奉文化局长之命为县委、县政府起草了一份《告上海各界朋友书》,样稿打印出来后被送到县委书记那审阅,当文化局长告诉他:“温书记,这份文稿的初稿就是琳琳只花了两个小时起草、誊正的,请你过目下!”
温书记仔细地看完文稿后,十分高兴地称赞说:“写得很不错嘛,基本上都不用什么修改了。”接着便关切地问起了琳琳的调动情况,当局长告诉他说,劳动局长正准备召集有关部门协商解决时,书记这才放心地点了点头。
抚今思昔,琳琳不禁感慨万千,一名原本商业战线的普通下岗女工,能十分荣幸地跨入县文化馆的大门,这中间是何等的不易啊!幸亏她遇到了那么多难得的好人:仁慈的县委书记思贤若渴,热情的劳动局长同情有加;偏偏文化局长又爱才如命,恰恰文化馆长又广纳贤才。倘若没有各级领导为她一路大开绿灯的话,琳琳的文化梦不永远还是个虚幻的梦么?
不错,圆梦是一种幸运,其实却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以前写文章发不发没人知道,可如今却不同了,因为有太多的人在关注你、在监督你。说实话,刚去那会,琳琳心里边还直发毛,不就才发了几篇文章么?你就不知天高地厚的敢揽文化馆创作员这瓷器活,万一胜任不了,你自己丢人丢大了不说,给领导脸上摸黑那可就出大事了。可琳琳还有退路么?因为她既然穿上了红舞鞋,那就得不停地跳下去,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得到,我们就要懂得感恩,而最大的感恩对于琳琳来说,那就是搞好文学创作,多出成绩,出好成绩来回报社会,回报温书记及其各级领导的知遇之恩。
文化馆本来就是专门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所以在这里无论什么文学题材、何种文字工作你都得拿得起、玩得转,这对琳琳原先一个小学毕业、且以写散文为主的人来说无疑是个严峻的考验。比如小品,在大家的头脑里就是要搞笑、就是要出彩。
正好业余剧团需要演唱材料,心想戏剧咱啃不动,不妨就试着写个小品吧,谁知别看小品小、可技术却并不小啊。这不,琳琳苦熬了几个晚上终于写出来的东西,冷不丁却被剧团团长的一句话给彻底否定了:“你这哪象是小品啊?既没趣、又没戏,而且场景也不容易转换!”怎么办?能者就是老师嘛,于是,琳琳便虚心地向团长请教,团长自然也十分热情地指点。后来,琳琳写的小品《转忧为喜》和快板书《老婆要嫁人》就得到了业余剧团的充分肯定。
后来琳琳与人合作的故事在江西省故事大奖赛中连续两年获得三等奖之后,使她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为了更好地检验自己的故事创作能力,第三年琳琳便自力更生独立操作,绞尽脑汁地写出了故事《突然改期的婚礼》准备参赛。
然而文学创作之路从来就是崎岖不平的,当琳琳兴致勃勃地把修改稿给有关人员看过之后,没想到却迎面泼来了一瓢冷水:“你看看,你这故事简直是四不象,既有散文的议论,又有小说的叙述,可就是没有故事的语言和故事的味道!”
这种评价对琳琳来说无疑就是个沉重的打击。别的创作员故事早就打印出来了,可只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