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勤工俭学

我眼中的勤工俭学

移朔散文2025-11-07 00:36:03
来这个学校吃饭的第一天,我便发现了一件特别奇怪的现象。我是个好奇的人,喜欢刨根究底,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即使这些事情在别人眼里看来很正常的事,我也会问来问去。第一次见一个男生在收羹处摆弄碗筷,我一
来这个学校吃饭的第一天,我便发现了一件特别奇怪的现象。我是个好奇的人,喜欢刨根究底,喜欢问“十万个为什么”。即使这些事情在别人眼里看来很正常的事,我也会问来问去。
第一次见一个男生在收羹处摆弄碗筷,我一直盯着他看,想看清楚他到底是不是个学生,在我把饭碗放到桶里时,我趁机看清楚了他的脸,那是一张稚气清秀的脸。我还站在那里不走,看着他熟练地分拣碗筷,大概他的第六感很敏锐,突然抬头看了我一眼,我马上装作什么事情也没发生一样,就带着疑惑走了。
下午我又来吃饭,食堂人少,我看到窗口里给我打饭的人又是女学生,就忍不住问了一句:“你是食堂员工还是学生啊?”她说是学生,我又问:“那你们是勤工俭学咯?你们一个月工钱是多少啊?”那个女学生笑着说:“哪有什么工钱啊?只不过是让我们一日三餐免费吃饭罢了!”“哦,原来是这样啊!”于是我拿着饭走了。
有一次去图书馆借几本书打发时间,负责登记的也是一个斯斯文文的男生,我便直接开口问了:“你们是勤工俭学的吧?”
“是啊!”他回答我。
“那你们一个月勤工俭学的费用是多少啊?”我想,他这一块不归食堂管,总不可能包吃饭吧?
“我们一个月300块钱呢!是不是有点少?”
我笑了,应了一句:“好像确实有点少的样子。”
学生勤工助学,这是多么普遍的现象啊。我突然想起了我自己在大学的各种兼职经历。
大一,跟着寝室一女生,屁颠屁颠跑去食堂找个兼职,工作内容就是跟老板说点什么餐就可以了,兴许是一踏进象牙塔,一切都新鲜,加上以前专心读书就够了,也没挣过几分钱,觉得食堂开一天10块钱,还给自己一顿饭吃,是自己赚大发了。于是高兴坏了,结果,第二天我就被辞退了,因为我拿自己的饭盆吃饭,老板觉得我“大小姐”脾气,嫌弃他们的饭盆脏。因为这事,还被寝室那女生当成笑料在寝室大肆宣扬。于是我就再也不去做这种兼职的事情了。后来,这一朋友又拉着我去外面做画沙的手工活,这活得先把金铁丝按照图案固定在画板上,然后把沙子倒进去填充,但要求沙面非常平,而且不同颜色的沙子不能有任何混杂才能过关。看别人做的时候,感觉非常简单,等到自己动手了才知道那是一种极其需要时间、耐心和技术的活,于是这事坚持了两个星期后就以浪费了几百大洋的保证金而结束了。以至于我后来看到学校里有人拿着做好的画沙去交差而惊叹不已。好吧,我得承认我是个不怎么有耐心的人。我就死了这份要找兼职的心了,一心开始吃吃喝喝玩玩乐乐。
大二的某一天,我经过学校的公告栏,看到了李阳疯狂英语夏令营正在招募助教,我对这个很感兴趣,觉得参加夏令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啊,而且又可以学习英语。于是我又拉着寝室这女的跟我一块去报名培训,当然,我考核成功了,她失败了,于是大二的那年暑假,我就成为了几十个初中生的班主任,没日没夜地管着他们的吃喝拉撒。那半个月才真的叫做挑战自己身体的极限,参加夏令营的都是有钱人家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而夏令营的任务特别重,晚上开会或排练到一两点是常有的事,每天早上六点半就要爬起来开始一整天的工作琐事,激情四射地带着学生朗读英语。虽然事后那些同仁们觉得自己十几天这么辛苦,拿到的工资除去自己培训花的钱也不过是几百块钱而纷纷抱怨不值得的时候,我内心却是不认同的。这本来就是个经历,你把它当成人生的历练就够了,况且本来就是事先都知晓的事情。但这次经历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夏令营结束的那天晚上坐火车回家,一上火车倒头就直接睡到了目的地才醒来。
大三,当了学院的学生辅导员,期间去过半军事化管理的中专学校当了一个月的老师,也曾当过一个月的家教。大四借着大三家教的关系便去了一家私立小学实习。
图书馆的那个男生笑说工资低,一个月才三百块。我就想起了我的那个穷大学里学生勤工助学的工资才256块,而我们学生辅导员的工资也不过200块一个月而已,我在想,如果我跟他说了这个工资,他是不是会有幸福感呢?同样,免费在食堂吃饭的那些同学们按照食堂的物价,一个月最低也可以节约三四百的生活费,是不是也很开心呢?
然而,必须要承认的一个事实却是:学生是廉价劳动力。读大学的时候,我们就会相互吐槽:一个月3000块还想请农民工啊?请个大学生还差不多吧!事实也是这样,我们现在走上了工作岗位,拿的工资也不过是两三千而已。大学里的勤工俭学大多都是一些苦力活,像什么发传单啊,促销啊。如果现在还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未免有点过头,这样的活是苦力活,按照我的观念,我可能会选择做一次,非特殊情况下,却不会再做第二次,我始终认为勤工俭学只是一个经历,在经历中学习成长便好。
回过头看看这些勤工俭学的中专生,在这个特别在意别人眼光而内心又特别要强的年纪里,选择这样的方式勤工俭学,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换做是我,都没有这样的胆量。工作并没有什么三六九等,工资却把工作分了层,在别人看来,做这些工作也许很低下,可是他们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他们脸上始终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或许他们的家境不是很好,但他们没有埋怨家庭,而是通过自己的方法为家里减轻负担,亦或者他们家境不差,只是想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零花钱,但不管是怎样的理由,相比起那些青春期里自尊心要强到不能通过正确方式变现出来却装作很拽的学生,我更喜欢他们,真心佩服他们。
其实一开始我们可能奔着钱去的,但最后我们收获的却不仅仅是钱。发传单的经历让我学会了体贴和理解,相比起没有经历之前的冷漠,我现在对发传单的人更多的是微笑,因为懂得,所以仁慈;夏令营的经历让我体会了责任感,再苦再累的工作都要做到完美;代课老师的经历让我收获了教学经验,以至于去教育行业面试工作,别人对我应届毕业生的身份感到惊异……那些白手起家的亿万富翁们成功之前也做过很多看起来很低下的工作,然而他们得到的是自我能力的提升和无法取代的经验,我想这些学生的坚强、朴质、乐观和勤恳会是他们成长过程的一笔财富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