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公,你走的太匆忙

外公,你走的太匆忙

铅黄散文2025-07-29 05:03:17
听大人们说,在我还牙牙学语的时候,我家乡是一个十分偏僻的的农村,交通不发达,当时的人们的交通工具大多的只是人扛马驮,邻里谁家又要搬红白事的时候,需要置办的东西,得徒步去几十公里外的县城。自从我记事起,
听大人们说,在我还牙牙学语的时候,我家乡是一个十分偏僻的的农村,交通不发达,当时的人们的交通工具大多的只是人扛马驮,邻里谁家又要搬红白事的时候,需要置办的东西,得徒步去几十公里外的县城。自从我记事起,这种落后的面貌都还在延续好几年。因此在那个平穷的年代里,人们的特别看重的东西就是亲情。最让我忘怀不了的就是我的外公,一位悬壶济世的老中医。
小时候,我的家庭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现在听母亲说:那时候她和我父亲结婚的时候,父亲家里几乎拿不出几件像样的东西,好在我母亲家也就是我外公家由于外公是位中医行医多年多少有点家当都给母亲做了嫁妆。当我父亲去到她家里提亲时,我外公家一家起初是不同意的,特别是我的外公,因为我父亲他家里实在是太穷了。她也说不清楚,后来是怎么说服她家里人嫁给了父亲。她说也许这就是命吧,她当时除了看中我父亲的情义外,就是莫名地相信我父亲将来会有大作为,就这样在母亲的坚持下,她的父母才也无奈地答应了这门亲事。
母亲嫁过来了之后,才发现父亲并不想他想象中那么努力,年轻气盛的父亲总是喜欢在外面去打架,赌博,酗酒,有时回家后甚至还会大打出手打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当时心都碎了,她是多么的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听外公的话。但想这些又有什么用呢,于是要强的母亲只能默默地甘心忍受这一切。
自从我渐渐记事起,我父亲还是很不争气,常常惹得母亲伤心。当时家里最值钱的还是母亲陪嫁的嫁妆,一个大碗柜,一套梨花板的桌子和板凳与一张后来我睡到大的大床。后来到了我要上学的年龄,父亲迫于无奈,只得外出开始了他的打工生活。那是我家里最困难的时期,母亲每年都要种上同别人家多出一倍多的庄家地,农忙时,我也会被母亲带上,一同在庄稼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忙活秋天里的好收成,烈日炎炎。大多数我在庄家地理忙活的日子里,都是一天哭到晚,直到太阳下山时。由于眼泪和泥土混在一起且不停地用手擦拭眼泪的原因,脸上都像是在故意涂上一层泥,变成一个可爱的“小花猫”,常常地惹得邻里们的戏嘲。可在母亲的脸上,从没见过她的眼泪,我至今不知道母亲骨子里是一种怎样的坚强。我们三个兄妹小时的生命是她从地里一蒿刀一锄头地刨出来的,可以说,我感觉在那的年代,没有我母亲,我们有可能被饿死也是有可能的。
原以为父亲在外边打工多少能够补贴点家用,可是父亲那一去,从此杳无音讯。指望他,还不如指望母亲来的实际。
春去秋来,一年又过去了。我的年龄越来越大,那一年,我八岁,要是再不上学,恐怕是要耽搁了的。母亲为这事十分焦急,父亲在外没有消息,家里实在是穷的一无所有。这时,朴实的外公给母亲送来我上学的书费,说先给孩子报名,剩下的我会再想办法。
外公知道我们家里穷,就定期来看望我们一次。我现在仍然记得,外公通常是每个星期来一次,最多的时候不超过两个星期,不是星期六就是星期天。就这样,我们兄妹三人最高兴最快乐的日子就是星期六或是星期天,天还未亮,我们总是最希望那个路口会出现外公的身影,没事的时候,我们三个总是齐刷刷地站在来我家的那个路口边等,等外公的到来。外公来并不是给我们带什么好东西,仅仅只是给我们带来称的袋5斤重的大米,偶尔还有一点面条。他从不带糖,但当时的每一次却把我们都甜笑了。
五斤重的大米,加上母亲做的粗粮,我们和母亲四人基本上可以吃上一个星期,在那个没什么菜的年代,唯一最好吃的就是大米掺着玉米做的饭了。又过了一年,父亲在外还是没啥出息,出门在外两年,从未给我母亲寄过一分钱,只是来信说外面很苦,你们再忍忍。无数次,当我的母亲在床头读父亲的来信时,我只能躲进被子里装睡而心里却在梗着母亲哭,因为母亲每次都是读得泪流满面。为了避免母亲不更加伤心,我只能这样。也就这样,外公一直接济着我们,那个路口,倾注了我们兄妹三个人的无数个希望。
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外公成了我和弟弟妹妹最好的期待。
外公家有许多桃树,每年的七月,我们和母亲忙完了家里的活后,都要到外公家去吃一个星期的桃。这样的习惯,一直到父亲打工回来后,都还延续了三年。其实,那时的我知道,说是到外公家吃桃,实际上是为了到外公家去吃好吃的,只是家庭贫穷到吃不起饭的我们都不愿承认罢了。当然我的外公也不那我们当外人来看,总是让我们吃过够吃过好。
母亲总是常常这样教导我们,将来要记住外公的恩情。而我也在心里默默地发誓,等长大了,一定要好好的照顾外公,那个给个我无数希望的人。从此,我便有一个梦想,努力读书,将来出人头地。
后来,父亲回来了,家乡的经济也开始被外来老板开发了。当时最挣钱的就是去煤窑挖煤。父亲经过这么多年在外的打拼,似乎变得有些上进,也甘心冒着危险去那种设施不完善的煤窑上班,虽然家里的日子渐渐好了,但仍离不开外公的接济。
后来再去外公家,我们兄妹三人都是去帮外公家里做活。突然间发现,外公他老了,行动变得缓慢,而我却只能在心里悄悄的难过着。
后来我上了初高中,去了县城。和外公见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一年见不到外公几次,而每次见到外公似乎都老了几十年似的,心里难过死了。高三的最后一次去探望外公,外公说:一年难见到你几次,要高考了,一定要好好考,别辜负了你妈你爸的期望。是啊,一年难见到外公几次,而外公却老了,这句话说的我心里泪如泉涌,却不敢让外公看出来。我默默地答道,外公你别担心,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几个月过后,喜报传来,我被省内的大学录取了。当我向外公报告这个好消息时,外公淡淡地说了声好,嘴角浮起了笑意。外婆在一边说道,你去上学去了,你外公恐怕是再见不到你了。
去上学那天,我特地地道外公家去告个别,想给他说声谢谢,谢谢他曾经的帮助。然而当我看到外公时,却没勇气说出那句感谢的话语,因为外公的帮助是我这一生永远也报答不完的恩情。只和外公道了声,您好好注意身体。外公从口袋里摸出一沓钱,死死地揣进我的包里,说了一声,到那边以后要好好学习。我上来小舅的车,走了,我向车窗外回头,却看见外公站在原地站着,任他那虚弱的身体在我的视线里远去。我想起外婆说的那句话“你去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