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阳光

梅家阳光

唆诈散文2025-05-22 09:22:50
梅家的山不是意想不到,只是忘乎所以。这山,就是梅家的男人,常在弯曲漫长的路后,鲜有见识汝的阳刚。一路行来,那些男人们不是儿童就是长者,梅家不是他们完整的家。阳光的暖,冬山如春山,容光焕发,一点也没有秋
梅家的山

不是意想不到,只是忘乎所以。这山,就是梅家的男人,常在弯曲漫长的路后,鲜有见识汝的阳刚。一路行来,那些男人们不是儿童就是长者,梅家不是他们完整的家。
阳光的暖,冬山如春山,容光焕发,一点也没有秋草黄百叶枯的感觉,隐隐感知梅家男人在外打拼的形象。
偶尔一朵云,碧如海,很精致,悠闲渡步,忽又远去。山不言,树默然,如一个少年郎在思索。或者又是,某种遐思之后的无助。在或不在,都是千古的站立。
宁静,足以致远。山不高,也不雄。没有川西大山的高入云天,没有泰山的凌顶众山小,在环抱的小山中,没有喧嚣,没有争斗,没有欺瞒。站在山脚下,依然可以放浪形骸。没有酒,也可以赋诗。不是桃花源,想象桃花源。
村道如玉带,绕山间。几位年约五十岁的男人在整饬路沟,问之,或说是尽力,初闻是假话,细思乃实语。吾等远走,他们还在那里弯腰拱背。
偶尔的鸟鸣,感觉自己并不孤单。本来就不孤单,十余人的队伍,在阳光里,在冲动里,在谈笑里。近午时,一少年背着书包,去上学了。周日,想要忘记,很难。

梅家的水

水做的骨肉,看到都清新。马黄沟村道下的小溪静静地流淌,村道上边的人家没有篱笆。不远处,一对少年相偎着坐在溪边的石头上,只是背影。水中的倒影,依稀能够看到。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而此时,水未穷,云未起。巴茅银白的笔尖在微风中飘扬,茅花自由自在寻找它们的家。刚才还有些出汗的手,在明澈透亮的水中浸洗,倍感舒爽。
马黄沟,不是蚂蟥沟。陈家沟,就是陈家沟。山在眼前,水在脚下。山中水里,水在山中。水不激烈,没有波涛,平缓地,是一支圆舞曲。小山如果说话,他定会这样说,我宁愿在这里千年万年,不愿看繁华一眼。
这溪不是浔阳江,有枫叶,没有琵琶,也没有舟楫。青碧的山,不时闪过一丝光来,小溪的叮咚声里,一声声鸟鸣,划破此刻的宁静。相识不如偶遇,见则钟情,不忍离去。
不是前世修来的情份,实在是心的芬芳。小溪在身边,沿着溪流的方向,梅家就在前方。天涯何处,此刻天涯。不需要明月,不需要歌舞,只要心在这儿里,只要眸够明亮。
从沟渠到溪中,已有诗文现之。清涧藏林间,鸟鸣唱闲田,碧山峰插云,世外何桃源?聚则成影,独则成像。不是从天上来,似又从天上来。竹在岸上,伸向空中,没有一叶荒芜。

梅家的桥

远观,一轮弯月。侧看,一轮满月。近看,梯如云步。立于桥上,则是一个房顶。
仁德桥,一个传说。看了这座桥,再不想看那些桥。其风姿绰约,其魅力诱人。老则老矣,仍如一少妇立于桃花下。
这头是新街,千篇一律,看不到美,如此而已。那头是老街,老街亦没有几间老房子,变得与新街有些雷同。如果老街没有这两家饭馆,守在家门口的可能就如沙坝老街一样,那些风烛残年的木结构房屋东倒西歪,或有一二老者守望。这里繁华已远,那边繁华正盛。
仁德桥很骄傲,洪水向来很驯服,不会向它的权威挑战,永远就在它的脚下。更为骄傲的,无论在外的游子还是梅家的乡居,没有人不以仁德桥为骄傲。他们都曾在这儿发生过故事,或游玩或初恋或散步,仁德桥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元素。
冬日的水有些小鸟依人,温柔地细腻地含情地,明明白白,从桥上望去,真如少妇的脸庞,润泽而有韵味。南来北往的人,停车以待,志或不志,都会开心一刻。
仁德桥不孤单,数百载以来,经风雪雷电,依然挺立。别的桥在它面前只能低头,只能仰视它的面容。如果分享记忆,那一定是经史子集。如果走出记忆,那一定是天高地厚。
岁月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人们丰富了仁德桥的资历。来了,看一眼,再看一眼,仁德桥还是高高在上,不能不放在心底。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