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把文明播向山村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龙凤剧团要来演戏啦!”于是小山村顿时沸腾了起来:老表们连夜改建戏台;自发组成的一支临时筑路大军修通了五里山路;近千名从四、五十里路以外赶来看戏的山里老表宁可不吃中午饭,饿着肚皮也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龙凤剧团要来演戏啦!”于是小山村顿时沸腾了起来:老表们连夜改建戏台;自发组成的一支临时筑路大军修通了五里山路;近千名从四、五十里路以外赶来看戏的山里老表宁可不吃中午饭,饿着肚皮也要争相一睹龙凤剧团下午的精彩演出——这并非什么虚构,而是实实在在发生在罗江乡马头岽偏僻小山村的一组感人镜头。在八十年代初期,外出打工或进城做生意,这绝对是老区贫困县农民的首选,可退伍军人杨金龙和他的妻子刘秀凤却傻呼呼地迷上了演戏。当问到他们当时为什么竟那样傻时,这对朴实的农民却回答得更傻:“当时集体文宣队说解散就解散了,可那么多的农民老表到哪儿去看戏?”原来他们关心的并非自已口袋里的钱,而是如何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似乎一下子理解了杨金龙夫妇的追求:正是为了把文明播向山村,他们的“龙凤”采茶剧团才能够“踏遍青山人未老”,历经近30年风雨而长演不衰。
于都县地域辽阔,农村庙会又极其盛行,并且逢会必演戏,全县402个行政村,就有庙会400多个,几乎是村村有庙会,月月有庙会,而且大多数庙会都分布在边远地区。农村庙会一般都是以唱传统戏为主,这就为善演采茶戏的杨金龙夫妇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广阔天地。那么古装传统戏是不是同样也能达到宣传教育、扭转不良社会风气之功效呢?我们还是来看看事实究竟是如何吧。
贡江镇河田村有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小伙子,以前整天游游荡荡,不时还干些偷鸡摸狗、顺手牵羊的勾当,家人也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有一次,大姐无意之中拉他去看“龙凤”剧团的《贵与贱》,不料效果却出奇的好,也许是戏中主人公努力进取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他吧,反正看了戏之后的浪荡子,突然象换了个人似的,不但主动交出了以前偷盗遗留的脏款,而且竟从此金盆洗手,痛改前非,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
家庭关系中,最难处理的恐怕要属婆媳关系了。在岭背大塘村,有一个对婆婆大不孝的媳妇,村民们对她的种种不孝都只有摇头的份。那一次,正好“龙风”剧团在大塘村演《桂花记》,有好心人就试着邀她去着戏。结果你猜怎么着?那谁也劝不动的不孝女,竟被戏里贤媳妇割肉给婆婆治病的孝心所震撼,当天晚上,羞愧万分的她便含着热泪,主动的向婆婆认了错,并从此待婆婆向亲娘一般,直乐得婆婆逢人便讲,没想到一出戏就把我那媳妇给看孝顺了,“龙风”剧团真是积了大德呀!
农村特作兴传统戏,可古装传统戏又确有相当多的本子都存在着一定的糟粕,是照本宣科呢,还是推陈出新?显然,前者省时省力,后者伤神费脑,但为了把健康的精神食粮奉献给农民群众,杨金龙夫妇凭着自己小学的文化程度,加上多年的演艺功底,硬是将一部部传统戏进行筛选、改编、移植、嫁接,使之健廉文明、雅俗共赏。比如《胡公子二上青龙山》原本是一出禁戏,许多剧团都望而生畏,坚决不演,可有些群众却偏偏点名要看这出戏。怎么办?生硬拒演吗,不行!这显然会挫伤农民看戏的积极性。杨金龙与夫人一合计,决定将原剧进行彻底改编,化腐朽为神奇。后来,经过杨金龙夫妇的反复琢磨与精心设计,焕然一新的《胡公子庙会》闪亮登场,结果一出禁戏却变成了一出俏戏而大受庙会观众的欢迎。
尝到了甜头的刘秀风,还根据禾丰庙前村的新人新事,及时的编出了《歌唱当地新风尚》的表演唱,因为都是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到格外的亲切,节目演出之后,使当地的社会风气大大好转,现在,这一说唱形式演到哪里就被带哪里,一直是他们团的保留曲目。
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精神文明的确重任在肩,因此,为了把文明播向山村,近30年来,“龙凤”采茶剧团的足迹早已踏遍了于都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粗略估算,他们共为农民群众演出20000多场,观众达800多万人次;为了把文明播向山村,他们团有钱赚演,没钱赚演,甚至赔钱他们也演。因此,当许多业余剧团在为签订演出合同而四处奔波的时侯,杨金龙的剧团却常常有庙会负责人主动找上门去,在“龙凤”剧团有八成是属于这种主动邀请性的演出;为了把文明播向山村,在七、八、九三个月的庙会旺期,杨金龙每天起早摸黑,既当团长,又当演员的忙前忙后,只给自已留下了不到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并且已经有无数个春节没在家好好的过了;为了把文明播向山村,杨金尤、刘秀凤夫妇,带领演员们苦练扎实的基本功,他们团曾多次代表于都县参加地区的“赣南之春”、“农民戏剧节”以及闽赣十四县等各类大型文艺调演,并屡屡夺得好名次。刘秀风本人也多次获得个人优秀表演奖,她饰演的《双飞燕》、《三放水》、《撕借条》里的角色,至今还为圈内人所津津乐道,评委们对她演技的评价是筒直赛过了专业演员,这无疑是于都农民业余演员的骄傲,更是“龙凤”采茶剧团的骄傲。
“龙凤”剧团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演出,自然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认可,热情的观众给他们送来的四、五十面锦旗,便是对他们成功演出的最好鼓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龙凤”采茶剧团就犹知一株争奇斗艳的碧叶荷花,开放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开放在新世纪的阳光下,开放在农村广阔天地的万户千家……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