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传说

泸沽湖传说

该通散文2025-05-28 12:21:45
神奇的天,是梦里的笑湖水悠悠湖水涟涟花搭搭的涟渏随风一层一层地漾过来……独自一人漫步在石砌的小街上,街的一边是神奇的小镇,另一边是美丽的湖水。此时,沿街琳琅满目的店铺内只有各自的店主浑然不顾地做着自己
神奇的天,是梦里的笑
湖水悠悠
湖水涟涟
花搭搭的涟渏
随风一层一层地漾过来……

独自一人漫步在石砌的小街上,街的一边是神奇的小镇,另一边是美丽的湖水。此时,沿街琳琅满目的店铺内只有各自的店主浑然不顾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仿佛眼前的一切早已熟识了,望湖看人的目光反不及浏览货物的视线来得自然亲切。那湖便是传说中的泸沽湖,沿湖的小镇是云南的洛水。
洛水镇是摩梭人居住的村寨,如今已经发展成一座颇具现代化气氛的城镇,隔湖而居的同样是摩梭人,却属于四川,旅游开发的不及云南这边早,规模也小,相比之下显得冷清好多。
我就是从泸沽湖那边的四川坐了叫做猪槽船的独木舟过来的,四川那边的城市叫左所,也称作泸沽湖镇。
从左所的泸沽湖车站下了车,已是下午的3点多钟,一早从西昌坐上车,这一路的盘山路让人不由得不提心吊胆,远远望去,前面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仅仅几个转眼的工夫,车已上了山顶,再望咫尺之间,悬崖峭壁,沟壑千仞,一条细细的黄水在下面的山谷中飘来荡去,摇得人晕眼眩,天边的云彩正与人平,翻涌而上,掩映了群山更加渺茫辽远。
左所极小,街道窄狭,然而房屋建筑,人物穿着,俨然异族风情,下得车来,一种外乡人所特有的新鲜好奇感油然而生。对眼前的木楼,悬挂的各种颜色的旗幡,街上穿了民族服饰的老人,禁不住看了又看。见有客车过来,街上的小出租车便围拢来,还没进车站,车上客人就被拉进出租车内。
我换乘的是一辆红色的昌河,方向盘以及前档玻璃上挂满了黄色的绳穗和白色的哈达。司机叫默汗二臣,一个黑而壮实的汉子。和我一块被拉上出租的还有几个老年妇女,也是从西昌赶过来旅游的。糊里糊涂地坐在车里,听着二臣半生不熟的汉语,眼睛不断地寻找着我想象中的泸沽湖。
车子在颠簸的青石路上绕了个弧。下得车来,已到了一户摩梭人家的大门口,门庭很大,院落也很大,一色的木建筑,精雕细绘了五颜六色的图案。好大一会儿,才明白这户摩梭人家原来兼做家庭宾馆,二臣是帮忙拉客的。
我不想就此住下,天色还早,我想着去看一看泸沽湖,要住,我也要住到里格去,可是当时我忘记了里格这个名字,看地图标明的有基格,便咬定非住到基格。二臣不住地用他费尽的普通话给我解释,说基格的确风景好,可还没开放,只有一家成都人开的宾馆,价格很贵,开得也不景气不如这边热闹。
我却不相信。冷冷地站在一旁望着几个老同志给这家摩梭人讨价还价,其实价格已经很便宜了,每人30元一宿。最后又给加上早餐这几位同来的老同志才住下。
我继续让二臣带着我去看泸沽湖,讲好价30元钱拉我去基格,二臣也爽快,表示如基格住不下再拉我回来只收6元钱,还住到这里来。很快就到了泸沽湖,这只是一个小码头,码头上住了很多的摩梭人家,房子建筑的富丽堂皇,照例也是家庭宾馆。码头倚湾而天成,泊了十几条猪槽船,湾向两方沿伸的各为半岛,岛上长满了山花,正盛开,满山坡的粉红。码头走向山坡处有一白色的玛泥堆,拉着几十根串线的小旗,更增了泸沽湖的神秘。
这是怎样的一个湖湾,放眼湛蓝湛蓝的湖水,波随风漾,蓝天白云下一片极幽极美的水面,远山因云的翻动而明暗不定,又有一缕一缕的白色云气在山间缥缈,如系了圣洁的哈达。当地人没见过海,便称这湖为海。站在码头上所望的仅是泸沽湖极其微小的一部分,然而连结的草海却无比庞大。驱车折回时,车行使的道路恰好临了草海,刚才过来时却不曾留意。
草海上有一座有名的桥,便是走婚桥。车停在喇嘛庙前,来不及进进庙参观,便去了走婚桥。其间有许多摩梭族的姑娘小孩牵了马让我骑,我迟疑了半天,还是谢绝了。
走婚桥又叫草海桥,横跨于草海之上,原是方便草海两岸青年男女走婚而建,老桥残破不堪已废弃不用,旁边新建了一座,掺进了混泥土不再像老桥那样只是一个木桥。桥上恰走过来一群上学的学生,也是摩梭族的小姑娘,并没有穿着本民族的服饰,就连二臣打扮也同我这个汉族人一样,问他原因,二臣只笑说自己也有,过年时会穿,平时这样穿图个方便。单从衣着打扮。站在走婚桥上的我,还真看不出眼前的二臣是“男人终身不娶,女人终身不嫁”的摩梭汉子。
草海面积的确不小,两面看去,齐腰高的水草,翠绿茂盛,色彩斑瓓的水鸟不时飞出,中间水沟纵横,几只独木舟穿行水沟之间,问二臣,说是割草的。
回来时又顺便参观了喇嘛庙,摩梭人信奉的是藏传佛教,和尚穿着红黄色的袈裟,庙内布置同内地寺院很是不同,显得更加富丽奢华,流光溢彩。
去基格的路上,因为走婚桥的缘故,激发了我对摩梭人走婚的好奇,与二臣谈论的自然全是走婚的话题。
二臣今年三十刚挂零,大概因为肤色黑的缘故,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大一些。目前正走婚的女子比他要小五六岁,就住在刚才到过的那个码头上面的小村里,二臣女人给二臣生了两个孩子,都是男孩,二臣在这之前也有走婚,都没成,如同汉族的谈恋爱没有结婚就吹了一样的情况。现在的因为有了孩子便基本上固定下来了。二臣白天在左所镇上开出租,晚上才能回到老婆家,白天一般回自己父母家。“白天不能去老婆家吗?”我死死追问这个问题,二臣只是笑而不答。
不到半个多小时,就到基格,果真是一个小村庄,傍海而建,三面是山,恰在一个山窝里,湖水也显得更加的幽静,这个地方当地人又称赵家湾,住的大多是汉族人,房屋建筑在我的眼里同摩梭人的基本一样,而二臣却能数落出许多细微的差别。去村子的山路有一段塌陷了,车子开不过去,我自好打消了下去的念头,也不能白来,我几乎一口气爬到山上的观海亭。
此时天色已近了傍晚,天上散布了大片大片的云彩,不时遮掩了阳光,光线便透过云缝投射下来,照在湖面上,平整的湖面便形成一片一片颜色不同的光波,蓝色的是天,花里胡稍的是云,这个角度望过去,云极低,几乎贴在水面上,而我夹在其中,被泸沽湖的美吸引着、震撼着,感到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宁静的小村寨如婉约的少女,静静的水面上几条小船一动不动地泊在岸边,只是黑黑的一线,并不齐整。观海亭傍是几座小型的路包,摩梭人有转山,转湖的风俗,这路包是要转的。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