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花更艳

向晚花更艳

寰埏散文2025-03-31 15:38:25
人在旅途,遇见了很多有故事的人,有的也许只是擦肩而过,但是,更多的是在记忆中留驻。十年前去黄山旅途中有遇见的这么两位可敬的老人,是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的。业务单位相邀去黄山,于是办公室一帮年轻的同事爽快
人在旅途,遇见了很多有故事的人,有的也许只是擦肩而过,但是,更多的是在记忆中留驻。
十年前去黄山旅途中有遇见的这么两位可敬的老人,是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的。
业务单位相邀去黄山,于是办公室一帮年轻的同事爽快的答应了,大家图省事,跟了旅游团。团中一位拄着拐杖的老者也跟随我们登上去黄山的旅游大巴的时候,我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老者眉毛须发大部分全白了,而且明显腿脚不方便,我有点疑惑,难道他也去爬黄山?带着疑问的眼神,我问了导游,导游朝我点点头。
我便仔细端详起来者来,虽然年龄看上去大了点,但是气色红润,声音洪亮,与车上同行们聊得不曰乐乎,我插了一句问及他的年龄,老者说七十六了,这让我们全车的人惊讶的“啊”了一声。
从老者断断续续的聊天中,知晓了老者是老红军,退休后就想踏遍祖国大好河山,而他微跛的腿则是战争给他的礼物。
没有亲人的陪同,老者就带了一个小旅行包,中途停车午饭的时候,我们一干人点了满满一桌子的饭菜,而老者就在我们旁边的小桌上用开水泡了两块大饼,我上去邀请他与我们共进午饭,老者温和的回绝了:“就这样挺好,比起革命年代,现在日子好过多了。”
我说:“你来这样,营养也跟不上啊,还怎么爬山?”
老者:“没关系,我包里还有火腿肠,方便面,习惯了。”
我们一桌无言了,而往后的几餐我们也点得非常简单了,尽管那次费用完全由业务单位承担。
开始爬黄山了,老者一点也不落后,导游怕他累着,建议他坐索道,老者说:“我是来爬黄山的,坐索道我来干什么?”
就这样老者跟随我们一帮年轻人,一直爬到了光明顶。在下山的过程中,大家体力开始不支,队伍也开始散散落落的了,当我累死累活的好容易跑到山下,正坐在石头上准备喘口气等待遇同事们的时候,突然听到了老者洪亮的声音:“小鬼,快的嘛,到底年轻啊。”
我一回头,原来老者已经在我后面没多会也下山了,而且明显气色比我这已经惨白惨的好。他靠着我坐下来,然后跟我讲述他走过的名山大川,末了问我:“下一个目标:华山,小鬼,跟我同行吗?”摸摸还在活蹦乱跳的心脏,我哪敢立即答应他啊。
当日晚饭是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的小饭店吃的,因为回旅店途经这个饭店,看上去很朴实的样子,大家想尝尝山里的农家菜,于是就建议在那吃了,天色尚早,我们年轻人一下车就在饭店旁边的小溪中打起了水仗,清澈的泉水,回应着我们快活的笑声,这时旁边一小块洼地里传来一位老妪的声音,带点普通话的方言:“孩子们,来,看看你们喜欢吃什么蔬菜,我就给你们拔什么蔬菜。”原来是那家饭店的老人。
我们一窝蜂上去,围住了老人。
老人好象习惯了我们的新奇,不住的给我们介绍山里这个特产,那个特产,很多都是我们平原的人没见过的,虽然口齿不清,但是连着她的比划,我们很快就明白了她想表达的意思,这个时候,一个模样比她大的妇女在饭店高声叫道:“妈,菜好了没有?”这次我们更瞪大了眼睛,老人说:“那是我媳妇,很多人都说她看上去比我大,你们看呢?”眼前,这个84岁的老太太,腰板直挺,走起路来象58岁,动过手术后,身上挂着疏导管,还身手快捷的做饭和活劳作。老太太吃得简单,一锅饭放三天,吃的时候用凉水泡点吃,就好了,听着都让人根本不相信,同事直呼奇人。
感叹啊感叹,于是大家一定要找出这两位老人不老的秘方。军人老者,之所以那么精力充沛,我觉得可能信念起很大作用,在他看来,有生之年一定要看遍祖国河山,才觉得这辈子没白活。而农家老者,我更相信是大自然的恩赐,黄山的清新的空气,黄山的一树一木,都惠泽于它的子民,再加上老这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不老的药,想想看,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还在热情的学着普通话,有几人能做到?
黄山归来,我没写成一字,原因就是人的风景比山的风景跟我震撼更大。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