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经意的抉择(五)
原以为,我会在文学创作的这一条路上走得很远很远。可谁知我却与它渐行渐远,这是我始料不及的。说我毕业于中文系,没有人会相信。你是学法律的吧,大家都那么说。是的,我在文学路上的稚嫩与我在法律行里的成熟比较
原以为,我会在文学创作的这一条路上走得很远很远。可谁知我却与它渐行渐远,这是我始料不及的。说我毕业于中文系,没有人会相信。你是学法律的吧,大家都那么说。是的,我在文学路上的稚嫩与我在法律行里的成熟比较起来,我也怀疑当初我是否择错了学习专业。
刚从学校毕业到单位上班的那些日子里,凭着自己在学校里学得的那点知识,闲暇之余,我就捣鼓着文学写作。但除了一些新闻、通讯等偶见报端以外,花了我大量心血的文学创作总是石沉大海。想想自己四年来的艰辛研读,如今在自家的行业里却屡战屡败,我不禁有些心灰意冷。
翌年,我被派到一个偏僻高寒的山村搞社教。社教亦即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此举缘于当时共产国际的风云变幻。我的工作除了要对村民作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以外,更主要的还是指导和协助村两委理顺各种工作关系。尤其是解决长年积累下来的一些民间纠纷,更是当时的主要工作任务。
我没有学过调解纠纷方面的法律知识,更缺乏调解经验。但任何工作都是可以触类旁通的。我一边调解一边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十多起的纠纷居然在我的主持下迎刃而解,我不禁有些沾沾自喜。
令我感到比较棘手的是一起价值大约一万余元的山林纠纷,纠纷的双方一方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没有儿子,仨女儿都已出嫁。另一方是血气方刚的五兄弟,是村里的一霸。
早在几年以前,纠纷就已发生,村里也组织调解过。但由于那五兄弟太过蛮不讲理,老人又胆小怕事,纠纷也就一直悬而未决。我看了双方的有关证据,结合有关法律政策,我敢断定这纠纷的权属肯定属老人所有。
我也主持过双方进行调解,奉劝那几兄弟主动放弃。可那五兄弟一个个凶神恶煞样,还公开在调解的过程中对那老人进行人身攻击,声称一个没有后代的老人是没有资格来与他们竞争的。说得老人泣不成声。
我气极,大声呵斥那几兄弟欺人太甚,最后变成了那几兄弟和我单独对垒,调解自然也就无法进行。我的骨子里一向有同情弱者的倾向,就将我个人的调解意见报到乡政府,乡政府又根据我的调解意见制作了处理决定。
我以为这样老人的那块山林就属老人所有了。谁知那五兄弟不服,一纸诉讼把乡政府告到县法院,并且还聘请了专业律师代为诉讼。乡政府指定我这个承办人作为法定代理人,具体承办此案。
在办案的过程中,县法院的办案人找到我。要我主动撤销乡政府处理决定,并由法院动员对方撤诉,由乡政府重新作出处理。理由一是程序不合法,乡政府只有我一个办案;二是适用法律不当。
我闹了个大红脸,想我堂堂的大学本科生,搞的第一个案子就给乡政府丢脸,太不应该。办案法官也看出了我的窘境,就给我讲解了办案的要领和应注意的事项,并且还赠送了我几本法律书籍。
回到乡里后,我夜以继日的熟读有关的法律知识,并按法官给我指明的道路重新办案,重新下处理决定。尽管第一次的诉讼因我主动撤诉而使那几兄弟对我和那老人都更加肆无忌惮,但经过了对有关政策和法律知识的学习使我对这个纠纷的归宿更加心中有数。也更加坚定了我要为老人主持正义的决心和信心。
乡政府的第二次处理决定又被那几兄弟起诉这是在我的意料之中,但这一次法院维持了乡政府的处理决定。那几兄弟不服,在聘请律师的怂恿下进行了上诉,中级法院也维持了原判。至此,这起经过几次三番的纠纷终于有了盖棺定论。
老人拿了几斤上好的米酒到乡政府谢我,我喝醉了。醉在自己的成功里。
但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在老人组织人去砍伐木头时又受到了那几兄弟的阻挠。老人又到乡政府来找我,我到现场后那几兄弟依旧蛮不讲理。我就主张老人组织人马进行砍伐,出事了也是那几兄弟的。
后来老人被那几兄弟给打了,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院。我有些内疚,如果没有我的主张,老人也不会达到这一步。尽管后来在我的全力支持下,通过法律的途径为老人讨回了公道,老人的医药费得到了赔偿,那几兄弟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但我的心还是久久不能平静,我觉得,如果我对法律知识懂得更多,也许这个案子会办得更为漂亮,也就不会达到目前这种两败俱伤的结局。
尽管我的第一次办案不是太圆满,但正是因为这个不圆满,使我更加认识了了自己法律知识的缺乏,从而也把自己带上了探求法律的道路。后来经过我的努力,我不仅成为了一名较为成功的法律工作者,并顺利地考取了律师。
坐在宽敞的办案桌前,有时我时常想:如果没有那一次社教,如果没有那一次曲折的办案经历,也许我这一辈子都不会走上法律之路。如果我没走上这条路,在另一条路上我是不是能够创造更大的辉煌呢?
一次不经意的抉择,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取向。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