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电视

上电视

很恶小说2025-12-18 00:26:32
太阳一落山,天边就犬牙交错了,齿缝间晃动着光的尾巴,令一天的黑白交替有一种莫测的神秘。夏天的傍晚是撩拨人心的。白天太阳很粗暴,很肆无忌惮。现在好了,狐假虎威的鏖热悄悄溜走了,清凉和悠闲开始随着起伏的音
太阳一落山,天边就犬牙交错了,齿缝间晃动着光的尾巴,令一天的黑白交替有一种莫测的神秘。夏天的傍晚是撩拨人心的。白天太阳很粗暴,很肆无忌惮。现在好了,狐假虎威的鏖热悄悄溜走了,清凉和悠闲开始随着起伏的音乐在小区广场上弥漫。一群女人在这里跳舞。场面很业余,伴响也很随意,没有观众。不要紧,这不影响舞者们自我陶醉。就和不远处打太极拳的老头儿一样,她们只求自乐。活动活动筋骨,出出汗,然后回家一冲澡,感觉这一天都是快乐的。小芬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跳进舞场的。一跳进就不能自拔。小芬一进去,跳舞的队伍立刻年轻了,蓬勃了。一句话,这个黄昏因为有了小芬加入,一下子诗情画意了。
一天,来了市电视台的记者,肩上扛着炮筒一样的机器,对着跳舞的人群录像,机关枪一样,哒哒哒扫了一遍又一遍。一下子,跳舞的节奏乱了,节奏乱是因为心不平静,许多人的脚开始不听使唤。她们的脸都不是严格的一本正经,略有微笑,但不能过,过了就嬉皮笑脸了。记者肩上的机器横扫一阵后,哒哒声停到了小芬的脸上。小芬感到一阵火辣,额头立刻有了沸腾的气象。她的脚沉了,跟不上乐点。要命的是,机器还在一寸寸的逼近,一个圆圆的炮口差点戳到她的脸上。她知道这叫特写,特别写在脸上。不能马虎。绝对的。
一曲终了,记者总算放下了机器。舞者们也放下了紧张。
接下来是单独采访。先是自然找到舞队的发起人马大姐。马大姐就像一个见多识广的领导,在圆圆的大炮口前神情自若。马大姐责无旁贷的样子,她谈舞队的起因,谈舞队的现状,最后畅想了舞队的发展。侃侃而谈,无卑无亢。
谁再来几句?大家一致推举小芬,理由是“三最”:最年轻,最漂亮,最有文化。小芬谦虚的摆摆手,后退了一步,嘴里说不行不行。对于三个“最”,小芬没犹豫的接受了第一个。她是80后,虽说一眨眼也30多了,但毫无疑问是这一群舞者之中最年轻的,这毫无疑问。最漂亮和最有文化,这就模糊了。没有标准啊,小学老师和本科文化,谁最有文化?小芬都是。
大家有共识,有坚持。再谦虚就真的虚了,就不近人情了。小芬被赶了鸭子。
小芬说了几句后自己忍不住笑场了。记者很大度,没事没事,随意点。小芬不好意思,这次不能连汤带水了,不能嘻嘻哈哈,对不住人了。小芬仰天想了30多秒,开始流畅了,几乎是一鼓作气。记者的OK恰到好处,就像一个圆圆的句号画到一个精彩篇章的尾巴尖儿上。30秒钟的腹稿,显出了小芬还是有文化的,没有辜负大家。
根据记者的提示,接下来就是等待第二天的新闻播出。
第二天是个双休日,正好老公孩子都在家。
新闻播出的时间就要到了。小芬在厨房打扫卫生,突然想起似的,系着围裙火烧屁股一样的惶惶跑出来,嘴里叫着看电视看电视。电视是瞎着的。儿子逸轩在书房写作业,老公大勇在卧室电脑上玩游戏。逸轩在写作业的时候,对周围的一切特别敏感。他的目光出奇的敏锐,头脑也敏锐,窗外的一只小虫飞过,或是一阵小风吹动树叶,都能及时捕捉。然后开动思想,海阔天空的寻找十万个为什么。什么事物都不能两全。逸轩的聪明才智用到了于无声处,书本知识课堂作业就显得力不从心了。考试成绩总在班级中游以下,这让做老师的小芬很是苦恼。小芬有了苦恼,就想把苦恼分给老公大勇,于是老公大勇也就有了苦恼。老公大勇的苦恼都是由老婆小芬制造。老公大勇原本是没有苦恼的,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愚不可及,饱受老师同学耻笑,后来怎么样?老婆小芬就针锋相对了,你以为自己是爱因斯坦他爹?真是有其子必有其父,一样的狗屎糊不上墙。这就有点挖苦了,有点恶毒。大勇的烦恼随之而来了。
小芬又喊了。儿子逸轩令行禁止的放下手中的笔,在门口嘴歪眼斜的做个鬼脸,嘴里不忘报复性的来一句,神经!逸轩没有去看电视,而是走近神情专注的老爸。大勇的鼠标正在指挥一辆拖拉机,在山涧悬崖间颠簸而行。这行程太危险了,越是危险越是刺激,危险和刺激把大勇弄得神情紧张,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出。人命关天啊,命悬一线,稍有大意,车毁人亡。紧要关头,他怎么能听到老婆喊叫。直到儿子逸轩加入到紧张阵营,他才回到现实。老婆第三次喊叫,声调不一样了,有点恶狠狠,有杀气。游戏失败了,大勇分心了,拖拉机掉到了万丈深渊,粉身碎骨了。屏幕上马上挑衅性的出来一句:再来一局?大勇犹豫了一秒,用鼠标捅了一下NO。不能玩了,再玩就是找不愉快了。家庭幸福就是妥协的结果,一个人妥协,叫和谐。两个人妥协,就是美满。他生气的看了一眼儿子逸轩,恶狠狠的吐出一个字,滚。像一个啤酒瓶掉地上,声脆,凌厉。
新闻早开始了。大勇和逸轩坐在电视机前的时候,马大姐刚要离开。随着马大姐离去的身影,一个30多岁的少妇占据了画面。逸轩用手指着电视惊叫,妈妈,妈妈。不知道为什么,小芬心里一阵紧张。电视上说什么不重要,那都是经过秀才们加工了。但形象是真的,不容易掺杂使假。小芬目不转睛,如饥似渴。她看电视的表情很僵硬,很潦草,不加修饰。僵硬在那里,有些魂飞魄散了。她对自己形象的了解都是基于照镜子和身边人的评价。还不错,反馈的信息真的不错。于是就自我感觉良好了。上电视还是大姑娘坐轿的事,电视新闻平时都被那些肥头大耳的领导们霸占着,老百姓能有一个上镜头的机会,难得啊。小芬想的还不是这些,她关心的是自己的电视形象,是另一个自己。电视里的人物都是编导手里的玩偶,他让你说什么做什么,都必须符合他的口味。小芬想的和说的,都是自己的,唯一的遗憾,是那天太仓促,没有好好化化妆。小芬平时是不怎么化妆的,但生活是一回事,上电视是另一回事。上了电视形象就不单是自己的事了,不然对不起观众。
小芬脸上的僵硬一直持续到谈话结束。她心里由兴奋过渡到失望,由失望过渡到麻木。她不相信电视里的人是自己,她不像自己,太不像了,她心里不希望那个人是自己。分明,那个人说了“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身体,还活跃了小区文化生活”。这句话分明是自己的,是自己在30秒内打的腹稿,对着大炮一样的镜头说过的。这个没错,分明那就是自己了。
小芬一下子想哭。电视里的小芬不漂亮,一点不漂亮。甚至可以说,有点丑。柿饼脸,八字眉,目光呆滞。这和平时感觉到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