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古的井冈山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率工农红军来到湘赣边界山林开始武装割据,建立工农政权。1928年8月,黄洋界上炮声隆吓退了赣湘两省强敌的进攻,毛泽东前往湘南迎还红军主力回师途中欣闻根据地得以保全便欣
1927年9月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率工农红军来到湘赣边界山林开始武装割据,建立工农政权。1928年8月,黄洋界上炮声隆吓退了赣湘两省强敌的进攻,毛泽东前往湘南迎还红军主力回师途中欣闻根据地得以保全便欣然命笔:《西江月.井冈山》,从此一座大山海内外知名。何以称井冈山,有人认为井冈山有井江村,有大小五井山村,井冈山山脉游走,崇山叠嶂,民居其中,有坐井观天之感,或说井冈山横走直行成井字形,便以井名之,这种解释有望文生义之嫌。毛泽东将一座大山行诸于文字当取自于民间,在书写时考虑到简便通俗,还将“岗”简化为冈,井冈山便好写易记,朗朗上口。井冈山统率永新,宁冈,莲花、遂川、茶陵,炎陵等几县,在过去永新、莲花称井冈山为剪刀山,有强人在山中剪径之味,本地“井”的读音与“剪”同,而红军上山前曾叫井冈山为金刚山,这都是误读造成的。
井冈山在史籍上另有名称,清代《吉安府志》有永宁山,宁冈山之称,宁冈建县于元代,原为永新的胜业乡,曾名永宁,民国改为宁冈,今称井冈山市,很明显这是以县名山的,但所指范围较小。清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记载较详,其依据《郴志》称其为石舍山,山有石室,名舍,或以为石令山,又称为万羊山,现写作万洋山。石舍山连接吉州泰和,延袤数百里,跨永新、及湖广桂阳、茶陵州界。这里的记载范围很广,将南部的郴州也包含进去了,湖广桂阳是郴州的前身。石室值得考证,是石洞还是石头房子,井冈山中心区域无有名的岩洞,大洞在永新、莲花、茶陵一带,莲花在隋唐时就有六峒之称。石头房子却在武功山金顶,是道教神殿,湖南人每年有龙章会前去祭祀。最早的《水经注》却记载:“洣水发广兴县太平山。”广兴县是莲花地头上晋代建立的县,洣水是茶陵水,是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罗霄山脉,其源头在湖南的桂东,而《水经注》则认为源头在茶陵、莲花、永新的大山里,茶陵的古代县治在源头之上,后人为加以区别将这里的源头称为茶水、泥水,还有一种可能,在远古时代,这里的水系确实要大的多。太平山是个被人遗忘的山名,但太平山自古以来不太平。
站在井冈山上,我们再往上追溯,《吕氏春秋》记:“神农死托祀南方”。《汉书》记:“南方之神炎帝”。晋代皇甫泌《帝王世纪》:“帝葬长沙茶乡之尾是茶陵。”宋代吉安人罗泌则亲往茶陵考证,将炎帝葬茶山之尾载之于《路史》。有茶乡,则有茶山,远古时,不仅仅有炎帝在这一带活动,还有另一个古帝叫少昊氏。是东夷部落的首领,又称青阳氏、云阳氏,武功山绵延至茶陵、攸县、安仁则叫云阳山,有少昊氏帝陵在。
茶山在哪里,明代《名胜志》记:“史记炎帝葬于茶山之野。茶山,即景阳山也,以林谷间多生茶茗,故名。”清嘉庆《茶陵州志》记:“景阳山在州东,接江西吉安永新县界,一名茶山。”从字面上看,景阳山很有文人意味,山在东方,迎东山之阳,其景万千。井冈山,景阳山有一音之转处,“井”“景”读音一致。而茶山是最通俗不过了,天下茶山数不胜数,这里的茶山却与伟大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相关联,井冈山地区至今仍将熬中药叫煎茶,女儿出嫁要备茶礼也称煎茶,让人奇怪又觉得很有来头。
而井冈山的“井”字在读音上另有来历,那就是“枧”字,本地人读这几个字口音也是一样的。枧与过去引山泉种田有关,山民以剖开的青竹或凿空的大木导引山中汩汩流出的溪流,跨越沟渠河谷,本地把竹木引水处叫枧,这类似于渡槽,引水灌田,良田布于山坡山谷。枧在山里很重要,久而久之则以枧名村名地,枧边,杨枧,大枧常见于本地山溪水流之处。杨万里有诗:“溪面只消横一枧,水从空里过如飞。”井冈山,井江村,大小五井,追其源流,“井”与“枧”相关,名字来源于先民对山林的开发,布枧得溪流,山民安居乐业。井冈山得名其实跟山民农耕习俗分不开的,“枧”在本地与“井”同,文人笔下“井”又与“景”同,从乡间野老之口到文字记载,历史演变,妙趣横生,没有人理会其中最通俗平常的东西,山名原来与采茶种田有关。
一座山脉有很多名字这是常见的,而名字的背后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我们不能忽视。罗霄山脉有武功山、万洋山、诸广山。井冈山现已替代万洋山甚至包括了武功山、诸广山的部分山岭,令世人瞩目。武功山旧称罗霄,泸潇,现在仍以罗霄统称一座大山脉,号称武功根盘八百,今八百里井冈,五百里井冈,井冈山也在统率千山万壑,细想起来,这是恢复其远古历史地位,罗霄山脉在远古就是茶山,景阳山,炎帝曾在这里尝百草,播五谷,农耕文明在这里显露曙光。
井冈山之北有禾山,是永新、莲花、安福的界山,禾山在唐代领导过罗霄山脉中部山岭,旧史称禾山五百里,连接郴衡,这也与今天的井冈山五百里说法一致。禾山产嘉禾,嘉禾又称太禾,泰和,以之名县,唐代泰和县一统永新、莲花、遂川、宁冈、万安。几条河流由罗霄山脉分源,东流入赣江,西流进洣水。江西古为干越之地,其稻作文明承继神农遗风,山沟沟里出土了不少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中华民族始祖在这里刀耕火种。泰和在宋代出了中国第一部《禾谱》,茶陵到今天还能看到野生稻。农耕发展又造就了唐宋以来的人文进步,庐陵文化与湖湘文化在这里交融,耕读文明曾一度达到顶峰,产生了武功道教、禾山禅宗宗教文化,养育了像泰和罗钦顺、安福邹守益、永新颜山农、莲花刘元卿、茶陵李东阳一批学者诗人,哲学思维和文学诗篇一度达到顶峰,井冈山地区几县历代进士超过千人。
少昊氏是东夷部落的首领,东夷也称干越,他们依托山林与南方蛮荆融合有了百越杂居。少昊氏以鸟为图腾,驯鸟为家禽,以鸟名百官之职,而这里有一则鸟的故事耐人寻味。唐《初学记》有庐陵木客鸟的故事,古庐陵在泰和,在井冈山之东,与安成、茶陵古县互为呼应。故事说木客鸟号令严明,鸟的首领各有等级,飞集有度,这与少昊以鸟官统率东夷有相似之处。木客鸟传为伐木人所化,伐木人又传为秦代建阿房宫逃避深山的工匠,另有传说木客是隐居深山的百越山民,故事给井冈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现在的井冈山则是客籍与土籍山民杂居,伐木人会不会是他们的祖先则另需考证。而古代战争往往在这里砍伐大木建造大船直下长江,夺取中原。
唐代王勃有诗:“襟三江而带五湖,控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三鹿奶粉事件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下一篇:都是韩寒惹的“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