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九逸游

重九逸游

决坼散文2025-05-17 14:45:03
今天是重阳节——九月初九。“重阳”源出《易经》,该书称九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称“重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关于重阳,屈原《远游》中就曾写过“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
今天是重阳节——九月初九。
“重阳”源出《易经》,该书称九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故名“重阳”,又称“重九”。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关于重阳,屈原《远游》中就曾写过“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说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已形成风俗。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谈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人。”明确写出重阳欢宴高人。陶渊明将持酒赏菊融为一体,酒中含菊,菊中含酒。唐代已经正式将重阳节确定下来。明朝时皇帝便经常到万岁山登高。这样流传演变下来到今天的金秋重阳老人节。
王摩洁说得好,“每逢佳节倍思亲”,早早起床约上四个兄弟登高,“远望可以思乡”!
前天刚下过雨,山路湿湿的,却不会影响走行。空气格外清新,阳光洒落在林中小道上,遍野芳菲菊香。在半山腰,碰到一群老人在一个草坪上锻炼,的确,“时间蚕食生命,对老人来说,已经到了酒阑灯的当口”,赶着这个节日,他们也乐此不疲,凑在一起,朝光沐浴着他们的暮年之心。对于他们来说,这些便是对幸福的追求。
张潮《论山水》中说:“游山玩水,亦复有缘;苟机缘未至,则虽近在数十里之内,亦无暇到也。”
好久没有上过这座山了,本来我们的公寓就在这座山脚下,但总誊不出时间和兄弟凑在一起出来爬山。恰克说:“我们能带给周围的人最棒的礼物,就是自己的快乐。”我们五个人走得也快,少年人总是想一股子气登到山顶,来个“一览众山小”,着更是一种自信,一种将真实还给自己的东西。小路两旁的草已萧索,它们的生命已灿然而过,落红点点,只剩野菊花清俊幽香。“菊令人野”,我们只能用心更贴近这个山中的一切生灵,只能感受不能用眼睛表达的思想。我们都没有折一枝在手中,只是默默同行——与野菊花同行。我不知道其他几位兄弟在想什么,而我却有种“叹年来踪迹”之感。我已经到这个地方两年多了,这个地方该是我人生的一个站口,我在这儿寻找着一种归宿。其实,我觉得,人的一生都在寻找一种生活的感觉,每一种生命都能找到它幸福的的生活方式。正如博思霍西说的,你所得到的,正是你所看到的。就像今晨此刻,我们一行走在走在着起伏不平的山路上。
有人说过,青春不是人生一个特定时期的名称,而是超越任何具体年龄的一种价值。是的,我们都像拥有自己的人生年华,都想青春不老,都想青春无悔。我们都在努力改变我们的生活。在我们到达山顶时,已经十点钟左右了,我们都将外衣脱了下来,我们已经出汗了。山顶上有一个旧碉堡,残垣断壁,我们登到了上面,用手触摸。如同触摸着千年的骨头,被风雨沧桑:
……
黄土的山梁
横着的是脊梁
先民的汗水
流出残垣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当我们沉思于岁月的沧桑时,七八只喜鹊出现在不远处的几棵树上,“意行偶到无人处,惊起山禽我亦惊”,七八年没有见过喜鹊了。儿时家的周围有几棵大榆树,上面每年都有喜鹊在上面筑巢安家,可后来,慢慢的消失了。这几只精灵,无非是给我们的登高一个美丽的惊喜。当我们欣喜于这个存在的自然界之中时,才觉得,我们所投入的生活才是真正的生活。
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带着自然的淳朴,沐浴着山野的灵气,顺着原路返回。走着走着,才发现,我们上山时有条近路我们没有走,而是绕了一个大大的弯子才到达山顶的。罗曼。罗兰说过“人生不是旅行,可以售来回票,一旦动身就很难返回。”我们的生命之路也许往往是这样,走了一程或过了好多年才发现,我们其实走了很多的弯路。台湾作家林海音说过“走人生的旅程就像爬山一样,看起来是走了许多冤枉的路,但终于到了山顶。山路虽崎岖难行,有了同行的伴侣,就什么也不怕了。”我们在每一个路口或弯路寻找感觉,这给是一种简单的原则,需要我们职守着什么。谷川俊太郎在诗中写到“无法逃避/就连蓝天/也早已被人的手触摸”。
走在路上,想起了赵忠祥在《人与自然》中的一句话:自然因为色彩而美丽,世界因为生命而精彩。“而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