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为消极比赛买单?

谁来为消极比赛买单?

定命杂文2025-05-26 23:09:36
最近伦敦奥运会中,最大的热点就是羽毛球女双比赛中“让球事件”了。不但引起现场6500名观众的嘘声一片,也震怒了世界羽联。北京时间8月1日,世界羽联决定取消一对中国组合、一对印尼组合和两对韩国组合继续参
最近伦敦奥运会中,最大的热点就是羽毛球女双比赛中“让球事件”了。不但引起现场6500名观众的嘘声一片,也震怒了世界羽联。北京时间8月1日,世界羽联决定取消一对中国组合、一对印尼组合和两对韩国组合继续参赛的资格。此举也得到了国际奥组委的支持,认为消极比赛严重违背了奥运精神和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这是自1992年羽毛球运动进入奥运会后最大的罚单。
判罚下达后,自然是在国内引起了极大的热议和争论。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认为“处罚太过分,羽联很没有水平。”很多中国人也力挺被罚的中国羽毛球队员于洋王晓理,认为是小组赛的规则有问题,她们只是合理利用了赛制漏洞;也有指责说是韩国队先让球先打假球的,中国队是被迫而为之;更有人引经据典,查出以前奥运比赛中也有让球现象,但却没有遭到处罚,这是西方人对我们的嫉妒和压制。倒还是于洋王晓理自己解释的因为受伤利用规则放弃比赛,听起来更能站住脚一点,但事后的说辞,被取消比赛后的辩解,我们就很难推断其真假了。
在国际羽联安排的一个长达3小时的听证会上,中国队、韩国队、印尼队均把消极比赛的原因,归咎于赛制的漏洞。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认为国羽女双消极比赛完全是被荒唐规则所害,他甚至怒骂制定小组赛规则的人是傻了和脑子进水。这样不顾体面地辱骂咆哮,就有点过分地意气用事了。有一句民间俗语放在他身上更合适,“有便宜不占是龟孙子。”我们知道,任何规则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会有漏洞,就连法律也有不健全的地方。如果发现了规则和法律的漏洞和缺陷,就拼命地去钻空子争私利,这个世界还有什么秩序可言?对其他人来说又是否太不公平了?你想着不和队友在淘汰赛中内斗,他想着在比赛中避开强劲对手,人人心里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是公平竞争的赛场还是尔虞我诈的官场呢?
我们姑且不论是否是韩国队先让球的,这种思维逻辑本身就是对奥运精神的亵渎。别人违规了我可以跟着违规,别人干坏事占便宜我干吗还死守着规则吃亏?就是因为太多这种聪明人了,所以才“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自食其果毁掉了自己。我们似乎从来不能从自身要求自己,总是双眼盯着别人,总是一种“便宜大家赚,受罚有人陪”的心理。
至于有人列出以前奥运会中的让球事件和本届奥运会中有争议的判决,以此证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西方人歧视我们,就更是典型的弱小者自卑心理了,犹如乡下穷孩子捡到一个烂红薯就双手护紧怕人来抢一样。就算人家真的有什么敌我意识侵略心理,也不只是几块黄牌牌的出息吧,我们视如生命的东西,别人未必当真呢。
退一万步来说,以前奥运会比赛中也有让球事件,就算规则漏洞是可以合理利用规避的,但你把这种规则利用表演得如此拙劣,双方在场上失误频频,击球不是出界就是下网,完全是两队争相比输的场面,以至于现场观众都看不下去了,引起嘘声一片。世界上最好的选手,打出来的比赛连业余选手都不如,这个时候你就不是在合理利用规则,而是在彻底地践踏竞技体育精神了。她们如此消极地比赛,不但亵渎了“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更是对现场六千五百名球迷的极大伤害,也是对十几亿全球观众的轻视。她们把自己个人、一队、一块金牌的利益,置于体育精神和广大球迷的感情之上,这本身就是最大的蔑视和伤害。
但是我知道,我们谴责的不应该是球员,她们也是被动的牺牲品,不但四年的刻苦训练毁于一旦,还要站出来承担所有的质疑和指责。真正应该为消极比赛的后果买单的是隐藏在她们身后的巨大利益体,他们才是这一切的策划者和操控者。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自从1993年执掌中国羽毛球队以来,假球、让球的传闻一直伴随着这支冠军之师。2000年悉尼奥运会半决赛中他授意叶钊颖故意输给队友龚智超;四年后的雅典奥运会上他又故技重施,故意让周蜜输给了张宁。为了成绩和金牌,李永波经常导演各种让球,授意林丹等队员随意退赛,成了“假球总教练”和“让球总导演”。当然,这换来的是他日益牢固的总教练地位和巨大的物质利益。
这背后的根源就是我们太看重金牌和成绩,太容易把金牌和爱国、复兴、民族自信心之类的东西挂钩了,以至于忽视甚至亵渎践踏了本应该作为首要地位的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我们培养出的运动员只成了拿奖牌的机器,他们要经受非人的苦难训练、要隔绝正常的社会生活,甚至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六年半无法相见(见举重冠军林清峰的相关新闻);他们也没有选择的自由,不能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正常水平,经常接到让球退赛打假球的指令,还被冠以“服从国家利益”的名义。真正的体育大国不是靠奥运金牌堆积起来的,真正的民族精神也不是几个竞技体育的纪录就能凝聚起来的。我们应该让属于体育的回归体育,属于运动员的还给运动员,打破体育运动的举国体制,真正让民众享受到锻炼健身的权益,才能稳步地从金牌大国迈进体育大国的门槛。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