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狙击手·侠客·刺客
《狙击手生死线》徐徐落下帷幕,我吁了一口气,对妻子说:“这片子指定火,没跑。”不过要让我评分的话,我只能给个及格偏上,70分的样子,也不错啦。不过,片子火不代表我认同其中极力诠释的正邪“狙击手”概念,
《狙击手生死线》徐徐落下帷幕,我吁了一口气,对妻子说:“这片子指定火,没跑。”不过要让我评分的话,我只能给个及格偏上,70分的样子,也不错啦。不过,片子火不代表我认同其中极力诠释的正邪“狙击手”概念,尤其是对于狙击手、侠客和刺客的理解。此片生硬地把爱国主义的高调子死搬硬套地戴在了狙击手头上,但是却很难自圆其说,处理的四处漏风撒气,显得不伦不类。此外,在剧情设计、“无间道”悬念布局、人物表演等方面还有牵强和不成熟之处,表明了剧创者们的表达苍白和力不从心。这是劣处。优点也是明显的,夸大些说是某种贡献也可以:总算是填补了我国影视剧在“狙击手”之类题材方面的空缺,而且,也总算没有砸锅,制作也是认真的,巅峰谈不上,火一下不成问题。
至于为何会火,原因其实挺复杂的,不是想当然地就是片子拍的好那么简单。有很多历史的社会的心理的猎奇的追求刺激的多种原因。黑帮剧目,尤其是周润发的反偶像剧更火,多年不衰,就很说明道理。这是一个庸俗意义上的英雄欣赏倾向,是一种流习积弊和恶俗的悲哀,没办法,社会现实就是充斥着无奈和愤恨,人们从中找到了发泄口,自然乐不思蜀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通俗英雄的概念,已经是敌我不分了。孙红雷近几年如日中天,火透了!这得益于他的黑帮老大的形象塑造。除了《刀锋1937》中的郑树森、《落地请开手机》中的伪黑帮王皓(沈亢)外,其实他最早借以奠定黑社会老大地位的是《浮华背后》和《征服》——说起强哥谁不知道?
人们的叫好欣赏不奇怪,与喜欢武侠剧一个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说,黑帮剧是“邪恶”版的现代武侠,《狙击手生死线》是“正义”版的现代武侠(只是没整明白,正邪不分了)。人们崇拜英雄,常常是达到了盲目的程度,不管你是正义的还是邪恶的,只要力度大,刺激强,以暴制暴,以血还血,就自然叫座。路遇不平,拔刀相助变成了有恨就打,有仇就杀,只要有这种朋友,做人就不受欺负,就快意恩仇。现在这个社会环境,贫富悬殊,官场职场社会场,不平之事,受难之事,期望出气之事太多了,于是更多的人从剧中寻找解脱,寻找帮手,“意揍”对方一顿也好啊!
此片浓泼重墨于狙击手韩光身上,赋予其全部的狙击手品质,同时给他周身罩上了爱国主义的光环,努力使他的行为指向定位在为了祖国利益为了祖国荣誉上,他代表狙击手的“正义”一方,连代号都是绝对正面的,是符合传统审美的象征物的——山鹰。如此安排,自然是用心良苦,无可厚非,也是必须如此的,不然就不是正剧了,而是单纯的枪战了。只是有些遗憾,太有点此地无银的感觉了,观众不是小孩子,有必要这样浅显地低能地诠释演绎吗?
蔡晓春也是狙击手,也是片中的英雄(影片显然认为,狙击手都是英雄,不妥)。他曾经那么优秀,与韩光不相上下,无论陆军上司还是教官秃鹫、美女情人都再三表示:二人难分上下,伯仲之间,选对象都是如此。这么优秀的人,这么好的前途,都是我们社会和祖国需要的人才呀,怎么就成为了一个雇佣军,成为一个冷血杀手?看此片的意思,最大的原因就是蔡晓春的心理原因:狭窄、妒忌、好胜。即莎翁所谓的性格悲剧。此片不断地描写二人斗法斗勇斗技,每次蔡晓春略占上风,总是欣慰地比他做杀手的真正目的还要自得。他为何走上不归路?解释欠缺,也难以自圆其说,我是看不通畅。
蔡晓春是作为“邪”的一方狙击手形象出现的,他为何便“邪”了,以心理和妒忌原因来解释不是太苍白了吗。他就是要胜过他,不惜身家性命?我不信!这不成了小孩子赌气闹家家玩吗?除非你要搞成一个希区柯克的精神悬疑剧。但此举显然不忍心如此设计,剧中的蔡晓春除了狭隘、偏执、嫉妒外,其余种种几乎除了是个恐怖分子杀手外一切正常。如同韩光突然因为女人缘故变“邪”了一样——只是外衣穿戴和台词变一下了。而且,如果这么做是成立的,那么他是谈不上优秀的,作为狙击手连最好的两个狙击手的评价就不成立。如果我们培养的如此狙击手还算是优秀的话,那我要质疑我们的培养方向和水平。
关于狙击手的“正义”与邪恶“的分界,此片是模糊的。你说蔡晓春是“邪恶”的吗?我想肯定很多观众不会同意。但静下心来思考一下,其实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恐怖分子呀!是一个冷血杀人心理变态的恶魔呀!此片给一锅烩到一处了,搅烂了,可能他们以为这才是“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是高端味道,说不明白,所以更有味。从效果看,有味是一定了,但此片的宗旨却乱套了——只要杀人本事高强就是英雄吗?就要歌颂?对蔡晓春的惋惜乃至真情太滑稽了——此片由始至终都在这种情绪中萦绕回旋。他残害无辜者性命,视若儿戏,这在现代和平社会里就是我们的死敌,是要坚决镇压的凶犯,但是此片没有这样表现,从一幕幕的回忆和插叙可以看出,他竟然也在享受着英雄的待遇——所以,此片中的英雄是走了味的。
自何时起,狙击手这个词成为了观众的热点呢?我们来搜寻一下历史的陈迹,也多少可以找一下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以及所谓正义枪手与邪恶杀手的分界,还有关于狙击手、侠客、刺客这个是否能三位一体的历史定位。
狙击手是一个舶来品,所以,应该从那些好莱坞枪战(正义的邪恶的都有)大片及苏德二战期间的战争片找线索。若干年来,我们的观众都是看着这些片子长大,在震惊和大开眼界的量的积累中储存着兴趣。打个比方吧,:这些大片在狙击仇恨与邪恶的同时,也以达到人类行为能力峰巅状态的奇迹般的杀人绝技,使观众如同欣赏NBA一样的疾呼和崇拜——这是对暴力、对武功的崇拜。翻翻历史,我们会清醒地看到,二战时期,狙击手的作用是特殊而致命的,一些影片表演的就是双方的狙击手的对决,于是悲壮与恐惧在同时上演。其中前苏联一部影片展示的就是二战时发生在苏军准尉瓦西里?扎依采夫和德军上校、同时也是德国狙击手学校校长的汉斯?托瓦德之间的巅峰对决过程。最后是扎依采夫赢得了这场对决。高手也无法永远保持不败,这正是狙击的法则。有时候,狙击手的作用的确可以改变战局,奇迹出现时,甚至有可以改变历史的夸张说法。从对人类众多极限潜能的挑战精神体现而言,意义是自然存在的,从死亡游戏的对决方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干部与群众交朋友好!
下一篇:处长醉驾撞人给我们的反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