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头片”的外壳,沉重的主题
一提起香港电影,不少人都会有一个共识:这个繁华都市的电影界,可真是“三头片”的天下。的确是如此,枕头片、噱头片、拳头片,这三类影片布满着香港电影界的天空。具体来说,枕头片,即充斥着大量床戏的影片,及三
一提起香港电影,不少人都会有一个共识:这个繁华都市的电影界,可真是“三头片”的天下。的确是如此,枕头片、噱头片、拳头片,这三类影片布满着香港电影界的天空。具体来说,枕头片,即充斥着大量床戏的影片,及三级片、色情片一类。噱头片,即搞笑片、鬼怪片、恐怖片之类。而拳头片呢,不外乎是武打、抢战、暴力、血腥等等。这三类影片,从数量上说难以胜数,从质量上说也是鱼龙混杂。整体上来说,低俗、无聊者居多,有艺术水准和思想内涵的不是太多。而取材于逼上梁山故事的《水浒之英雄本色》,则显然属于后者。
从表面上看,三头片的所有特质和元素,在该影片里,都无不具备。这里不必赘述。但此片与一般三头片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该影片有着深刻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只是这些都含而不露地装在一个三头片的外壳里。透过那些搞笑、暴力等外在元素,有心的观众会探究到、掂量出该片骨子里的沉重,并在潜移默化之间接受下来,感喟起来。
该影片有一明一暗两条脉线,贯穿于始终。明线,即什么是英雄。该片向观众呈现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英雄风貌。一种是积极入世型的正统型的林冲式英雄。这样的英雄,受儒家传统思想的教育很深。他们克已奉公,恪守法度,常思以一已之才去忠君报国,建功立业,以求青史留名。他们有着坚贞的政治抱负,虽历尽磨难,也从不轻易改变自己的初衷。
影片中,林冲在受尽窝囊鸟气,被发配到沧州牢营之后,还仍然以一名普通军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以“国有国法,军有军规”来严格约束自己。这种于仕途上已一败涂地,但仍不失军人的自尊,仍然保持进取之心的精神,着实让人钦佩和敬重。影片末尾,林冲已到家破妻亡,山穷水尽的地步,经鲁智深再三劝说,还是极不情愿加入绿林,也是很能表明他的积极入世,冀求卫国立功的拳拳之心的。笔者以为,该片大大深化了《水浒传》中逼上梁山这一情节的思想内涵。看完该片,笔者有一种既振奋又沉痛的感觉。振奋,是因为林冲以后就可以在另一番天地里大展身手了。而沉痛,则是替林冲沉痛:八十万禁军教头,一身武艺,竟然报国而终无一门,容身而几无一处。
而另外一种英雄,则是逍遥世外型的非正统的鲁智深式英雄。此类英雄不管天,不管地,不信神,纵情傲游江湖。他们具有翻江倒海般的豪情,能为着正义,为着友情毅然出手,在所不辞。这些都在鲁智深的开怀大笑和勃然狂怒之间,得以淋漓尽致的表现。
以上两种英雄,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大为不同,但却又能惺惺相惜,肝胆相照,患难与共。如林冲和鲁智深,在做人准则上反差很大,有着谁也说服不了谁的矛盾。但同时,他们又能统一起来,联手抗争,且互相配合,相映成趣。
该影片在上述明线之外,还有一条暗线,即:北宋末年,微宗昏庸,高俅、蔡京等奸臣当道,吏治已相当腐败。忠良志士不能人尽其才,为国出力,只能于万般无奈之下,走上啸聚山林,暂寄此身一途。如林冲者,虽经身家巨变,仍痴心不改,历经磨难,还尚思报国。这正是古往今来一切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态。而加入绿林,对其来说,却是心底的至哀至痛。因为这就等于是他政治理想的破灭,也找不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真正有思想的观众看到这里,心情是会为之一沉一痛的。对林冲这样盖世英才却难以有所作为,一不能卫国二不能保家,只能被逼上山苟且活命,相信不少观众都会扼腕叹息的。
该片对各人物的塑造,很有视觉上的冲击力。各主要角色性格迥异,无一雷同。如林冲的隐忍求安,鲁智深的粗犷洒脱,高太蔚的阴狠手辣,高衙内的毫无廉耻,均刻画得相当到位,很能让观众一睹为快。
另外,该片在嬉笑怒骂的表象下,对一些细节的描写有其独到之处,很能反映出编剧和导演的良苦用心。如影片末尾,出卖林冲的陆谦在激烈的打斗中衣衫不整,身受重伤,却还要腾出双手来,一而再,再而之地去扶正象征自己官价和地位的官帽,不让它歪着影响自己的形象。这个细节虽着墨不多,却相当出彩,揭示出陆谦内心强烈的官本位意识。在他心目中,做官比自己的命更重要,官就是他的命。而最终,这小子被一抢搠死,功名、利禄,一切都随之幻灭。这样艺术化的处理,既又看头又具有警示意义,意在告诫世人:人生一世,官位和富贵,都会转瞬即逝,还是扎实做事,坦诚做人,俯仰无愧于天地才好!
如果只是片断地看上几分钟影片,观众会以为这又是一部搞笑加武打的低俗港片。其实不然。该片主题深刻,拍摄得气势丰沛,很有张力。在不经意间,该影片大大突破了三头片低俗的茧壳,是能够代表香港电影的艺术成就的。笔者以为,在港片良莠不齐的大观园中,这是一朵奇葩,很值得一看。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新时期国土资源档案工作初探
下一篇:雨中的纸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