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似水流年如湮没
作为89年生人的一批花儿们,对于金庸先生的作品也许没有我们父辈们那么痴迷与向往,不过,作为武侠神话的金庸作品却是从我们记事起就开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占据着我们童年。对于那些倚剑仗天下的大侠,
作为89年生人的一批花儿们,对于金庸先生的作品也许没有我们父辈们那么痴迷与向往,不过,作为武侠神话的金庸作品却是从我们记事起就开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占据着我们童年。对于那些倚剑仗天下的大侠,那些飘洒轻盈的武功,那些真挚感人的生死爱恋,大多数人最初的认知就是从那些改编自金庸先生作品的古装电视剧开始的,金庸先生的作品或者说改编自金庸先生的武侠剧就像一股随风潜入的飓风吹遍了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延展至今。这些武侠经典活跃在电视荧屏中,一次次被翻拍,一次次被比较,又有一代代刚刚懵懂的孩童被影响。每一代人心中都有他们自己所诠释的金庸经典,因为人总喜欢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最先看到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最好的,所以我总是认为自己是没有资格去评论不同时代所翻拍的金庸戏的,因为在我的记忆里也有我所认定的金庸,认定的金庸作品,可是我又总是忍不住想去说一说,想要比较比较。我不是一个金庸迷,要说对金庸的了解,搜刮了肚子中所有的墨水,也只能是聊聊数语,无非就只知道那几部作品,《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等等,我没有看过金庸先生的原著,对他们的熟识也是从电视剧开始的。
不过即使是消遣娱乐的文化商品,我还是对这样定义下的电视剧,倾注了自己较大的热情,近日,张纪中版的《倚天屠龙记》已经在内地全面热播了。如果要我给张纪中一个印象的诠释,那么他在我心里是个“大导演”,他总是以一脸大胡子的学究像活跃在电视的每一个角落,他的张纪中版金庸剧更是像盖了印章般深入到观众的每一个触觉神经,我们不断地在看他的作品,不断地听着他作品的质疑与口水,再在这种骂声中继续看他的下一部作品。随着张纪中版《倚天屠龙记的》的播出,这种骂声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浪潮。
从去年11月新版《倚天屠龙记》的开机到它的播出,我对于他抱有很大的期待,因为《倚天屠龙记》是我最喜欢的一部金庸作品,开机时新闻发布会上演员的定装造型真是让我大跌眼镜,也许是苏版《倚天屠龙记》荼毒太深,我总是认为剧中的演员都应该是飘逸灵动,潇洒如风的,可邓超与安以轩的造型却让我想到了比较狗血的逃难小配角。不过随着之后宣传片的推出,气势恢宏的场面效果,儿女情长的涓涓柔情,却又重新燃起了我对新版《倚天屠龙记》的热情。张纪中版的《倚天屠龙记》让我记住了一个导演--于敏,这位女导演可真不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看她拍摄的东西就像在看一个个残次不齐的画面,我无法将这些零落不堪的东西拼接在一起,总是觉得这中间缺少必要的起承转合;她的作品总是不能给人惊艳的效果,没有突出的特写,没有让人感动的细节,看她的东西就像在看一个个模糊不清的大全景,人物不重要,台词不重要,重要的只是那些空落落的闹哄哄的框架。也许是我本身不够细心,所以我总是觉得在这样一个导演所拍摄的故事里,人物总是生硬的,邓超总是面无表情的,从他的面目上,我总是看不出他所向我传达的应有的内涵,刘竞总是一脸狠辣算计的模样,安以轩的赵敏又好像太过善良了,可能是她较黑的皮肤和厚厚的嘴唇,让我总是不能把她和诡计多端聪明过人这些词藻联系在一起。
新版《倚天屠龙记》播出时,曾号称是最尊重原著的一版,但我总是认为电视剧是电视剧,而书是书,书能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和意境,还有那些隽永的文字艺术,是不能靠几个单纯的画面,几个人物的自说自话来代替的,电视剧更多的反映的是导演与编剧的心血结晶,是演员们对于作品与人物的不同理解,那是很多人的智慧与思想结合在一起的成果,无论在怎么相像,原著却还是原著。作为大众行销产物,电视剧更多的是迎合观众,迎合这个时代,否则又为什么要一遍遍在搬上荧屏呢,每一次的翻拍都是这个时代当前社会群众需要的一次转变,所以,我更喜欢高于原著的作品,因为在这样的作品中,我能看到编剧与导演的心意,而不是那些追求原著的刻版剧。
可能是对张智尧所演的花满楼印象太深刻,让我总觉得张翠山这个角色给不了人眼前一亮的效果,他和殷素素的感情在整个故事的开头却又显得那么突兀,给人云山雾罩的感觉,他们之间的至死不渝似乎来的太快,感情不应该是这样的。杨不悔和宋青书的出场更像是跑龙套的,杨逍与纪晓芙的恋情几个回忆的片段就一带而过了,主角灌满全剧,配角一配到底,几条隐藏的感情纠葛就像不存在一样,等到要提出来用的时候,直接出场就可以了,过程可以一概不论。所幸我们都是熟知《倚天屠龙记》的一代,否则还真不知道他讲的到底是什么。不过,新版《倚天屠龙记》也有让人称道的地方,不得不提的就是小张无忌的表演,那种人小志高,从小就侠义为怀,聪明机智,善良好学的一面在他的手上被表现的淋漓尽致,我忽然觉得,这一批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生的孩子,也许比我们更加懂得生活,更加懂得“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道理,他们才是更知道享受生活的一代啊!
虽然我对于这样一个制作粗糙,漏洞百出,又扬言巨资出品的作品不能说得上喜爱,但它同样是这一辈刚刚迷恋金庸剧的孩子们眼中最“真实”的武侠作品,就像苏版《倚天屠龙记》在我心中不可替代的那抹印象一样,也许他只是一个改编自金庸的武侠故事,也许他没有巨资的布景与人员配置,但它却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完整赵敏,完整的张无忌,完整的周芷若,就像老去的主角们所回忆的自己曾经的戎马一生一样真实深刻,他承载了我小时候对于《倚天屠龙记》的全部认识,也追掉了那些梦幻斑斓,纯真无限的青葱岁月。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一篇:口共曰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