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享受权利,否则就是违法

你一定要享受权利,否则就是违法

喜堂杂文2025-09-28 07:50:05
2006年夏天,在德国留学的中国青年杨立,从波恩出发沿着莱茵河开始了他的自行车旅行。有一天他去一小镇投宿,突然几名警察,对他进行温和的询问,然后彬彬有礼把他请到了警察局。杨立很紧张,不知道发生什么了。
2006年夏天,在德国留学的中国青年杨立,从波恩出发沿着莱茵河开始了他的自行车旅行。有一天他去一小镇投宿,突然几名警察,对他进行温和的询问,然后彬彬有礼把他请到了警察局。杨立很紧张,不知道发生什么了。按中国人的思路,杨立一定是犯了什么事了,否则警察怎么会找上门来。但是等待他的是一个来自名叫克里斯托小镇的电话,电话里镇长非常欣喜地要杨立去他们镇领取500欧元奖金和一枚荣誉市民奖章——这是小镇历来对拾金不昧者的奖励。
原来两天前杨立路过克里斯托镇,捡到一个装有数千欧元和几张信用卡的皮夹,并把它送到了市政厅,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就匆匆赶路了。但是,镇上的人们为了找到这位东方青年,只得请求警局的帮忙,并根据杨立的相貌拼图电传给莱茵河上下游的十几个城镇的警察局,动用了百余名警力,才把他找到。
原来自从他离开那个小镇就被警察“通缉”了,杨立觉得有点不可理解,本着施恩不图报的想法,想婉言谢绝这个奖励。最后镇长严肃地请求也是要求杨立尊重他们的价值规则,“因为那不仅仅是对你个人的认可,也是整个社会对每个人善举的尊重。”“可以说,如果你拒绝了我们要求,已经相当于在破坏我们的价值规则。”最后,杨立终于回到克里斯托去领取了那份奖励,因为他实在辜负不起那份尊重。
以上故事摘自2007年第14期《读者》上的一篇《施恩图报》的文章,作为一名法律人,从字里行字读到的是:“你一定要享受权利,否则就是违法。”读罢此文,我确实作了一番感想,我们的警察什么时候也能像德国警察一样“通缉”好人,而不仅仅是通缉坏人?我们的政府什么能像德国的政府一样,几近刻板地履行自己的对百姓与社会的职责,而不像现在这样总是吃完香蕉后,把香蕉皮扔给老百姓?我们的法律和政府似乎永远都只是不计成本地要做的总是通缉罪犯、社会系统工程那样的大事,除了电视台为了收视率做些类似的节目外,似乎还没听说过政府会不计成本地关心像拾金不昧这样的百姓小事。我们更习惯于通过制恶来扬善,而不习惯于通过扬善来扬善。回到问题的本质上来说,我们的法律和政府更多的是关心百姓的义务,而不是百姓的权利。保证百姓履行对政府的义务是政府的权利,这是不计成本的大事;而维护百姓的权利则往往成了政府的义务,可为与不可为之间看需要。疑问的是:我们的法律和政府到底在维护什么样的价值系统和价值规则,是以政府权利为中心的价值系统和价值规则,还是以百姓权利为中心的价值和规则?进一步的疑问是:我们的法律和政府是不是形成了自己的价值系统和价值规则?这可又是一个“系统工程”。
太大的事、太远的事我们不说,现在全国各地房地产的价格居高不下,各种各样的政策也措施出台都不管用,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仅仅是一个手段,平抑房价根本的问题在于市场上要有平价房、廉价房存在,政府一味对房地产开发和买卖的各环节设置障碍、增加成本的方式打压房价,其结果正好适得其反,越打越高,因为羊毛出在羊身上,房地产开发和交易过程中一切的成本最终都还是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听到、看到,有地方政府不惜成本与代价开发平价房和廉租房,更不用说通过发行债券来保证无房者或买不起房的中低收入者有房住。
老百姓的住是天大的事,是政府的头等大事,不得不做的事,甚至不惜代价发行债券也得做好的事。让政府发行债券为老百姓建房,也许在短期内还只能想想而已,但是,这些年建了那么多的房,卖土地的钱都到哪里去了?据说土地转让费在大多的地方政府那,算是预算外资金,预算外往往就意味着体制外、监管外,这些钱各级政府都拿来干什么了,只有天知道。
要知道,任何一寸土地上产生的收益,都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也属于子孙后代的,如果这些钱都取之于土、用之于土,取之于民、于之于民,简直是在造孽,按百姓的话来说,这是在干断子绝孙的事。
还有一件不得不说的事,就是国有企业的下网职工问题,也是引发社会矛盾的一大焦点,国有企业的职工有的半生甚至一辈都“卖”给国有企业,经济改革没有错,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也没有错,但是在改革过程这一切工作群人的起码的生存利益要有所保障,而且这不仅仅是哪一个国有企业的事,而是政府的事、国家的事,因为多年来国有企业资产、利润、利益、税收都归国有,现在企业效益不好了、关停并转了,政府难道不应该是拿出一部分钱来反哺国有企业的职工吗?国计民生,没有国计当然没有民生,没有民生难道就会有国计了吗?
到目前为止,依然没有听到看到哪一级政府,哪怕发行政府债券也要解决下岗工人的利益和补偿问题,而大都是睁一眼闭一眼地让社会慢慢自行消化改革带来的痛。如此,经过十多年政府终于如释重负地说:下岗工人问题经过十几年的消化,终于差不多了。也许这是事实,利益问题可以通过时间来消化,但对百姓的伤害和对政府的失望也许不是在短期内能消化得了的。这么多年来,国有企业就像一根香蕉一样,肉都给政府吃了,最后留下的是香蕉皮,给了下岗职工。那么多的国有企业职工,从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最后被光荣地扫进了改革的垃圾堆,难道留给他们的仅仅是伤心吗?
还有广大农村农民的,被两座大山压得喘不气来,一是生病就医,二是子女上学,这两个问题原本都是政治与政策的问题,需要不惜代价做好的事,不是单纯市场问题,而这些问题正越来越被当作现在的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来对待,生病不能就医,子女不能得到正常的教育,带给百姓不仅仅是失望而是绝望,自己没有希望不说,子孙后代也没有了希望,这能不让人绝望吗?
当然不计代价、不计成本只是一种追求,具体落实和体现在像拾金不昧这样的小事上,总得有所表示,起码没有礼得行、没有行得有言,没有言也罢,但最好不要总是那么理直气壮的,好像作为一名普通百姓来到这个世上就欠了你什么似的。
假如一个社会到了这种状况,听政府的话没有好处,不听政府的话就要被惩罚,这个社会能给人温暖感、幸福感、安全感吗?但愿我们的法律和政府的少一些、少一些再少一些“你一定要、必须要、不能不承担义务,否则就是违法。”的冷酷无情,早一点、快一点、多一点、“你一定要、必须要、不能不享受权利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