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电视剧《闯关东》挑点毛病
最近看了在地方台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动,《闯关东》一剧的热播开创了电视收视率的新高,也引发了观众和很多作者对《闯关东》一剧展开评论的兴趣。百度和新浪的有关《闯关东》评论数都超过了
最近看了在地方台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动,《闯关东》一剧的热播开创了电视收视率的新高,也引发了观众和很多作者对《闯关东》一剧展开评论的兴趣。百度和新浪的有关《闯关东》评论数都超过了几千条了。《闯关东》的故事题材很新颖,演员的表演很到位,人物心理的把握等方面都表现的很到位。是一部很不错的电视剧。能在2008年的岁首,看到这样一部荡气回肠感人的作品,应该说,中国的电视剧制作正在一步步地走向成熟,这是中国电影电视界的幸事,也是我们观众的幸事。作者表现了“闯关东”这一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种几百万人的大迁徙行为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背景下被迫进行的民族大迁移,是充满血和泪的辛酸历程,并不是一条兴旺发达之路。外乡来的人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没有后台,没有背景,没有土地,生存的艰难可想而知,但是老朱家在可在这部戏里就显的太幸运了,好事都快让他们一家占全了,在几年间不但一下成了当地的富户,而且娶个媳妇是格格;儿子成了司令身边的红人,又成了张少帅身边的贴身副官;干女儿成了二当家的;和土匪头子成了生死之交;和老潘家打赌就有土匪和张少帅做他的后台,想开矿山就人愿意为了他们家丢官,连一个姚厅长都可以为了老朱家放弃厅长的荣华富贵,那个姚厅长凭什么就会为了朱家开矿山而放弃厅长的地位,他要那么爱国就不会轮到一个小商贩去承受这种艰难了。朱家人真是想风来风,想雨来雨,丝豪看不到那一代人在异土上生存的艰辛和挣扎,有的却是意想不到的一连串的成功,即便是有点困难也能够从容化解。这普通的一家人集中了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所有好运气,这就是生活吗?这就是100年前闯关东人的生活吗?《闯关东》如果只是一部英雄的传奇,有点戏说和江湖传说的味道我也就不会说什么了,但是本剧既然讲的是一个宏大深远的史诗般的故事,就不应该不注意历史的真实性而胡编乱造一些情节,太过于传奇性戏剧性,有点像传奇武侠小说了。通观整个电视剧感到漏洞百出,有很多的情节和故事牵强附会,是一部速成剧而已。下面综合一下电视剧中的一些漏洞,给《闯关东》挑挑错吧,好歹俺也是算是关注闯关东题材第一人呀!还是有这个说话的权力嘀!
年龄上严重不符常情,1904年传武拖着辫子的时候已18岁,死时已是1937年,应当是50多岁了。电视剧后期,人物都四五十岁了,化妆太不到位,显的有些年轻。
虽说无巧不成书,但是巧合太多了。震三江和老朱家的关系全是巧合,一个外地来的农民怎么会和一个当地的山大王在短期内建立那么深厚的友情?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而且二当家的还是老朱家的干女儿,更是显的离奇,这可能吗?救震三江需要钱,上山就能一下子找到珠宝,朱开山也太顺了吧?
传武一个人两次劫狱救死刑犯,竟然如此简单,没看到他有多么大的本事,居然一下子就能成了郭司令的亲信,做到张少帅的副官,张少帅凭什么就那么相信一个曾经反对过他父亲的人?
以朱开山的性格会为了用池塘的水浇地那么一点小事,就硬性地不顾一切地牺牲儿子的婚姻幸福,如果朱开山是这样见小利而忘义的人,那么他就不符合朱开山的性格和为人。朱开山和潘五爷斗了半辈子,儿女性命都搭上了,就凭朱开心让二个儿子认干爹,就能感化那个坏了一辈子的潘五爷吗?以传武的个性他又怎么会答应认贼作父呢?这些情节实在是让人不能相信。
乱七八糟的感情戏是也算是个败笔,一般观众只从传文不配鲜这个角度看问题,从剧的一开始,鲜是那样的爱传文,不惜为了传文逃出家门,传文又是那样的喜欢鲜,为了鲜了不惜跳进江里,可他们的情感又为何变的那样快,这样安排只不过是为了更热闹更好看而已。这样写也无可厚非。
1904年,还是包小脚的时代,到今天104年了,我的身边现在活着的尤其是山东来的80多岁的老太太都是小脚女人。鲜出身在那样父母双全的家庭里,那时不可能不包小脚。而剧中表明鲜不挤小脚是不符合实情。如果鲜是描写的历史上三肇大地上的那个女土匪的话,她就是个小脚女人。(我在这里不便透露当时女土匪的名字)。
朱家和秀收留了一个日本小孩龟田一郎。可是长大成年的一郎与秀在山东菜馆相遇这场戏,让人不可信。一郎是个小孩,还未长成。而秀已经是成年人了就算变,模样也不会有太大变化。可是在若干年后一郎好半天才认出秀,秀却一眼就认出了成年后的一郎嘛?弄反了。而且让年轻的一郎爱上四十多岁的秀也让人不可信。
一个老农民成了会武术的江湖人物,没有多少文化的一帮儿子(包括干女儿们)个个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土匪头子成了行侠仗义的英雄豪杰,国民党政府的高官达贵成了为帮助他人而丢官的爱国人士,张少帅也成了他们家的后台。这些都不太符合历史事实。
我觉得电视只是电视,与事实偏颇,太牵强附会了,具有很大的欺骗性,看着挺感人其实挺假,青年一代们没有经历那个年代,出于剧中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大声叫好让人无话可说很好理解,但是历史学家,学者们也只是大声叫好,不为剧的历史性真实性把把关,就有点让人奇怪了。此剧延续了国产剧的精髓,假,大,空完美地统一结合。但我要说电视剧是拍的相当的好看!我要说编剧是有才华的,选题是正确的,语言是有特点的,文字是有功力的,这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事实。但是剧中的瑕疵也是存在的,是导演和演员的功劳才让这部电视剧如此的红火,掩盖了编剧方面的胡编乱造和不真实性。因为我也最早关注山东人闯关东这段历史的人,所以说了这么多,还请大家见谅。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