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经济适用房何去何从

漫谈经济适用房何去何从

贯络杂文2025-08-31 18:07:59
湖南作家网报道:居住权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之一,政府有责任保障全体国民最基本的居住权不受侵害,因此针对收入较低的那部分国民,政府就应该根据其实际经济条件,建造他们能够负担得起的低价房屋,以保障其基本
湖南作家网报道:居住权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之一,政府有责任保障全体国民最基本的居住权不受侵害,因此针对收入较低的那部分国民,政府就应该根据其实际经济条件,建造他们能够负担得起的低价房屋,以保障其基本的居住需求。经济适用房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实施,在香港叫“居屋”,澳门叫“公屋”,台湾叫“国民住宅”,新加坡叫“组屋”。经适房,本来是政府为城市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一种公共福利,但是很多难以控制的违规现象,造成舞弊行为屡禁不止,违背了这个政策的初衷。
我国经适房是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它是我国现阶段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有效方式。各地特别是在一些住房价格较高的大中城市,适度发展经适房仍具有重要意义。据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地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3388万平方米、48万套,完成投资468亿元。经适房政策的出台,本意是为了保障低收入家庭住房难的问题,它具有一定的福利性,是用以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的,但是近年来,经适房的建设比例一直不高,存在“僧多粥少”的问题。而且,在一些房价较高的城市,经适房相比同地段的商品房便宜30%左右,具有不小的经济诱惑。
为何经适房的建设进展迟缓?那就是现在许多地方政府不愿意做出这样的自我牺牲。他们尊崇“增长就是硬道理”的非科学发展观,不少书记市长急着想通过抬高房价来提高GDP和为城市的形象工程增加“资本”。“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结果自然是出现种种被人为扭曲的怪象——如果逼着开发商做出牺牲,就没有开发商愿意承接经适房,经适房自然难以切实推进,这也是部分城市长期以来经适房建设雷声大雨点小的根本原因;如果不逼开发商做出牺牲,自己也不愿作出牺牲,要不就还是政策执行不力,经适房建设缓慢,要不就是地方政府利用经适房与商品房的天然的价格落差,进行权力寻租,其结果导致官、商(开发商)、民(地方政府的关系户)三者都能从中获得好处,反倒是真正需要经适房的中低收入人群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
近期,武汉发生经适房“六连号”事件,襄樊老河口市经适房公开摇号,结果出现14个连续中签号码,其中还有一位刚满17岁的中签者,很多城市出现经济适用房出租事件,使得人们对保障房申购中是否存在大面积作假的担心,由此引发舆论的极大不满。近日,一些网友在网上浏览时突然发现北京宣武区一名姓高的申请人,其身份证号码竟然是“111111111111111111”,随即网友们纷纷截取网页上的这块表格并发到网上,并冠名为“史上最牛身份证号”。就在网友质疑纷纷指向登记失误或是暗箱操作时,相关部门解释,这并非真正的身份证号,而是为因特殊原因无身份证的申请人设计的特定编号。是呀,按常识这个身份证号码根本不可能存在,别说111根本不是任何地方的地址码,公元1111年出生的人怎么可能活到现在?经济适用房申购者身份本就是一个敏感的关注点,此时又在这里爆出不可能存在的身份证号。于是,网友们提出的质疑纷纷指向两个方面,登记失误与暗箱操作。
联系近日发生的郑州经房规划用地违规建起小别墅,重庆经适房购房者买房不住违规出租等事件,原本是住房保障体系重要支撑之一的经适房,却成为了少部分人的利益工具,经适房制度以及执行中不断暴露出来的问题到底如何才能釜底抽薪,得以根治?这是住房保障部门应该从制度上完善的问题,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对已购经适房家庭的居住人员、房屋的使用等情况要进行定期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对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依纪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武汉出现的“六连号”事件,是典型的内外勾结行为,既有道德范畴的问题,也有主管部门内部管理问题,以及资格审查机制问题。这不仅是经适房制度本身的问题,对欺诈问题,还需要从法律法规上加大违规处罚力度。
经适房是一盘巨大的生意,里面房产商、政府内部人员和中介都参与其中。武汉六连号事件把这条分工熟练的一条龙服务揭开了一个缺口。中介宣称这是“一条龙”服务,经适房房号可在黑市买卖,中介费2-8万元,你是不是低保户,是不是本城区人,都无所谓。从购房资格申请材料办理,一直到最终摇号,中介全程包办到底。同区域的商品房价格每平米大约在4000元左右,但经适房每平米只要2650元,即便交了5万元“买号费”,人们还是要比买商品房划算很多,所以卖号很有市场。一位房产经纪人向记者详解,卖号中介费用分配基本流向:以5万元一条龙服务费为例,黑中介自己拿大约30%;办理转户口约花费1万余元,用来办理制作全套申请材料、打通公安民警迁户口、以及贿赂经适中心摇号负责人;向经适中心摇号负责人“贡献”大约2万元,后者还会将其中1万元再拿出“孝敬”领导,这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中介公司的老板是整个流程的核心操作者,所有的利益源头是从这里开始分配出去的,幕后人物则参加分钱。
武汉中心城区余家头小区三期B座经适房项目,申购比例达40:1,但结果,六个经济适用房资格证号码相连的申购户离奇地全部摇中,这一概率仅有千万亿分之一的结果,爆出了经适房申购中严重弄虚作假的黑幕。经公安部门查证,这起由社会中介人员与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相互勾结,利用经济适用房摇号进行舞弊、涉嫌经济犯罪的案件,共查处委托人的“好处费”近百万元。目前,王频等5名涉案人员已抓获到案,武汉市国土房产局副局长朱志强等5名国家工作人员因渎职、失职受到严肃处理。过去就有人向政府投诉反映,说经适房申购有猫腻,果不其然。记者在武汉沿街二手房中介的探仿中,这些中介人员都公开承诺可以代办经适房资格证明。这个事件说明这种弄虚作假已经到了何等猖狂的地步,毫不避讳地摇出6个编号相连的号码,这种作假不是手法高级,而是策划者打通了所有“关节”,已经成竹在胸、无所顾忌。
我们应从经适房的丑闻中学到什么呢?那就是至少在基层社会的管理和福利分配上,需要进一步推进民主建设。这包括更多的舆论监督、更多的社区自治(比如成立居民代表大会审核认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