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管理——私企成长的瓶颈
中国的大部分私营企业是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由家庭作坊、夫妻老婆店成长起来的,俗又被称之为“家族式企业”。纵观2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特点之一,就是各领风骚三、五年,在市场竞争中淘汰率极高
中国的大部分私营企业是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由家庭作坊、夫妻老婆店成长起来的,俗又被称之为“家族式企业”。纵观2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国私营企业的发展特点之一,就是各领风骚三、五年,在市场竞争中淘汰率极高,也曾有一度辉煌的私营企业,最终也没能逃脱市场的判决,走上崩溃的道路。这种现象,既不能归罪于市场的残酷,也不能归罪于家族企业的本身,在东南亚地区,有很多企业都是家族式企业,在美国也有不少家族式企业,家族企业本身并没有错,关键在于家族式企业是否执行家族式管理模式,因为家族式企业与家族式管理模式是有着根本区别的。制约和挑战中国私营企业成长发展的瓶颈,就是专业化管理,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从理论上说,人力资源管理完全可以成为整个企业管理的轴心,然而,在现实中,许多家族式企业依然维持其最初的一人掌控的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家长制管理模式,从根本上阻碍了企业的成长发展。
一、HR总监成了孤岛
忠言:人力资源管理完全可以成为整个企业管理的轴心,但没有老板的支持,人力资
源工作是无法开展的,不解决这个问题,企业管理很难有质的突破。
个案:搏彩式的招聘
刚来H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雄心勃勃,编制了公司的行政管理文件和公司
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案,忙得不亦乐乎。没多久,他渐渐发现已定的管理条文都成了一纸空文,而对公司的人事招聘,他从招聘岗位的职责需求,到人员的素质、业务素质的匹配,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拟定整个招聘程序,没有料到的是,面试的这一天,老板没让他参与面试,而是单独叫另外一位X部门经理参与面试,把他这个专业人士搁在了一边。再后来,公司召开的例会也不通知他参加,有几次,他以总监的身份不请自入,会上,那些“元帅”、“爱将”向他投来难以琢磨的眼神,他终于发现,自己成了公司中的一个孤岛,于是,愤然辞职。
的确,当你对公司产生十分不满时,首先是考虑如何改变它,如改变不了,只有走人。许多人把企业的人事部门比做建筑师,招聘则直接决定企业的需用材质。对于企业的招聘行为,应该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业务行为。但是,在很多私企,招聘的决策者是老板,老板是最大的人力资源经理,可是,老板大多数又不是专业的人力资源经理,不具备招聘的业务素质和知识。在他们认为,公司不就是招个干活的人,有必要进行这么复杂的程序吗。其实不然,由于工作系列不同,虽然处于同一层次,其能力的结构和专业要求也有显著的不同,能级大于岗位要求的人,留不住,能级小于岗位要求的人,无法支持企业的进步。这样一个没有人力资源经验的老板在不听专业人士意见的情况下做了一件实际上非常需要专业人员来完成的招聘工作,这种招聘无疑是盲目的,以至于造成招聘失败,如果完全靠数量来填补能力的不足,无疑,企业再次提高了人力成本。从另一个角度上来说,屡屡的招聘失败使私营企业的人力资源先天不足被进一步扩大甚至成为残缺。当然,这种盲目的招聘也不是100%都是失败的,因为搏彩也总有赢的机会。就是这种搏彩的偶然成功,又成为企业家的一种思维定势,认为依靠自己的经验和判断力,比专业化程序化的管理要准确、实用。
二、山寨王的独断专行
忠言:推行山寨式管理的经营者们,不是被无情的市场竞争所淘汰,就是被无情的法
律所处罚。
个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W公司销售部门与仓储部门永远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部门,账上显示的
库存,告诉销售的重点,而当销售订单下来时,仓库里却又找不到存货;仓库里有长期压仓的物资想处理,但账上已经没有库存,销售与仓库永远无法作到一致。生产部门、采购部门、计划部门各行其事,没有协调,没有统一,企业管理上的混乱,甚至人事经理也不知道公司最近又招了几茬员工,行政专员只看到一个接一个的“规定”、“通知”、“决定”等文件从自己的手中出来,却永远没看到执行与实施,各部门也没人与人力资源总监交流情况,有时,总监找有关人员了解,有关人员总是语焉不详,总监多次向老板恳求,制定的条条框框要执行,否则这种混乱现象永远得不到遏制,结果只有“我知道了”,却没有了下文。
的确,若大一个企业中没有任何问题是不可能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管理混乱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第一是没有规矩,第二是规矩变化太快,第三是规矩不符合规律,第四是人的责任心不强。在私营企业中,老板虽然具有绝对的权力,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老板不可能面面俱到,此时,就需要专业人员对企业实施专业化管理,企业才有希望走出混乱,走向正规化。然而,这种专业化管理,往往直接把矛盾指向那些与山寨主共同打天下的功臣们,这就需要寨主发话了。于是,规矩随人而变,随着“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的威严,寨主成了“太上皇”、成了最高权利的象征,独断独行,各种法律法规视而不见,行同虚设,因而就出现了禹作敏、牟其中式的寨主形象,山寨式管理是中国的经典管理模式,在私营企业中有着根深蒂固的渗透力。寨主的独断专行,“我说了算”的管理固然可以保持企业创始人在企业内部的权威,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也会导致自己苦战而来的成果很快烟灭灰飞。
三、编织梦想爱许诺
忠言:梦终究是梦,不是现实,梦总有醒的时候。第一次的许诺是希望,第二次的许
诺是失望,第三次的许诺,你就成了“狼来了”的孩子,最后没人会理你。
个案:不断给员工编织梦想
由于产品研发部技术人员的努力,新产品很快被市场所接纳,加之生产工人与销售的努力,使M公司产销两旺取得了丰厚的利润。老板在大会说:今年公司取得这么好的业绩,与在座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公司从长远利益考虑:一是要扩大再生产能力,二是要造一栋宿舍大楼,彻底改善我们员工的住宿条件,这样都需要资金,所以今年的利润暂时不作分红,等明年我们再创高利润时,不仅分红,还要加工资,提高福利待遇。第二年,公司再创利润新高,老板又发话了,公司从长远利益考虑…,又是老一套,员工中出现了不满情绪,从去年的希望变成了今年的失望。第三年,公司的效益开始滑坡。
的确,老板的诺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县长先生,你是干什么的
下一篇: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