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

浅谈素质

队子杂文2025-08-09 00:46:42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温馨的、警示语之类的双关语作为提示语。如“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席地而坐绿草怨,信手涂抹白壁嫌”;“请勿在公共场所吸烟”“请勿随地吐痰”,“一支烟燃尽修养,半口痰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温馨的、警示语之类的双关语作为提示语。如“小草微微笑,请你绕一绕”,“席地而坐绿草怨,信手涂抹白壁嫌”;“请勿在公共场所吸烟”“请勿随地吐痰”,“一支烟燃尽修养,半口痰辱没斯文”;还有公交车上“老幼病残孕专座”及每站必报的让座提示……等等诸如此类的提示,随时随地提醒我们的行为应主动约束并自觉遵守。但还是有人熟视无睹、置若罔闻,甚至为了自己方便及个人利益漠视良知将道德品质置于一边,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到“素质”问题。
“素质”也是我们常常挂在嘴边说到的两个字。那么,何谓素质?汉语字典基本解释:一是生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特点;二是事物本来的性质;三是素养。意思是指人与生俱来的以及通过后天培养、塑造、锻炼而获得的身体上和人格上的性质特点。其中包括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道德素质等品质、修养及涵养的综合素质。
我们先撇开这些高格调的素质不说,单从最简单的一些生活习惯及言行举止来定义一个人的基本素质。遗憾的是,在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礼仪之邦的国度里,到现在仍然存在着很多不文明的现象,诸如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出口成脏等这种低素质的行为,甚至产生了极不好的国际影响。说起中国人众口一词:素质低、没修养、不文明、没道德。尽管这种说法太片面了,但我们也不得不正视自己的弱点。相对来说:一个人的素质并不能代表一个整体,但也可以在某种有限的局面上,反映了一个整体乃至一个国家的“素质”。
说到国家“素质”,想起前几天和朋友一起等电梯,当电梯门打开时,里面的人还没来得及出来,外面的人一窝蜂的跻进去。虽然我们几个是靠右站着的,但后面的人硬是把我们推进去了。朋友说他之前出国旅游,在国外不管是乘电梯还是坐地铁,大家都非常自觉的靠右站,等人出来或下车后再进去。公交车也是如此,“老幼病残孕专座”即便是空着的,宁可站着也不去占坐。几乎没有人在公共场所抽烟,吸烟必须是看见天的地方或是专用区。但我们国内大多数人不懂这种规则,故甚少遵从。尽管某些现象不能以偏概全,但有的时候反应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往往取决于整体素质的高低,而个人的素质又关系到整个社会及国家的尊严。
关于个人“素质”,不由得记起几年前,我去听一个台湾讲师的课,有关礼仪与修养素质方面的培训学习。由于先天晚上睡眠不足,导致上课精神不振,哈欠连连。尽管我已控制出声,没想到还是被讲师发现了,他并未点名,只是巧妙地讲到在礼仪与修养素质上应注意的细节:当众打哈欠不礼貌,实在忍不住也应该用手或东西遮挡着。这些年,我一直谨记在心。
如何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及教育训练形成的。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积累、不断改变,最终达到一定境界的过程。一个人只有通过自觉遵循社会道德体系的要求,才能更好的履行个人和社会的义务。不论一个城市或是一个国家,是否文明进步,一定跟我们每个人素质是息息相关的,同时维护民族的形象与尊严,也要靠我们每个人去践行。
因此,提高素质需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