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胡”话“洋”
先秦时期,汉族通称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为“胡人”,胡人专指匈奴人,匈奴以后,胡又可泛指一切在中国塞北、关东、西域活动的少数民族,在汉唐,凡来自外国的货物,都冠以一个“胡”字,以区别中原产物。胡人的东西可
先秦时期,汉族通称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为“胡人”,胡人专指匈奴人,匈奴以后,胡又可泛指一切在中国塞北、关东、西域活动的少数民族,在汉唐,凡来自外国的货物,都冠以一个“胡”字,以区别中原产物。胡人的东西可称“胡”货,它对我们的影响可为深远,胡萝卜、胡桃、胡椒、胡豆、波菜(又称为波斯菜)、黄瓜(汉时称胡瓜)、葫芦、胡笳、胡杨、胡琴、胡饼(芝麻烧饼)、石榴、葡萄、无花果等等物品,这都是一两千年前国人眼中的外国货,大多都深深打着“胡”的标记。我们不仅可以从名称上看出当年文化扩散的烙印,而且还能从名称的变化上寻找扩散的轨迹,如波菜又叫波斯菜,波斯这个名称使你自然就会想到那条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丝绸之路”。其实,“胡”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如黄瓜在汉朝时从西域传来,理所应当称为胡瓜,但到了唐朝就已改称黄瓜,究其原因,这和“胡”字在当时带有贬义有关,入塞的羯族人石勒建立了赵王朝,对称呼羯族人为胡人很为恼火,于是就制定了一条法律:无论说话、写文章,严禁出现“胡”字,违者定斩不饶。一次,石勒指一盘胡瓜问曾经犯过“胡”字忌的大臣:“卿知此物何名?”“大臣看出来这是石勒有意在考他,便恭恭敬敬地回答:”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自此胡瓜就被称为黄瓜。“胡”字的贬义之词在我们现今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只不过我们早已忘了他原本的含义罢了,如胡说、胡闹、胡来、胡说八道、一派胡言等等。但也有例外,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革,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服饰革命,对后世服饰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清时,海上交通的发展,使我们进入了“洋”货时代,洋人、东洋人、西洋人、洋马、洋车子、洋火、洋房、洋灰、洋镐、洋财、洋葱、洋白菜、洋娃娃、洋装、洋铁片、洋桶、洋枪、洋炮、洋棒子、西洋景等等,细细归纳一下洋货,会有不小的收获。洋枪、洋炮、洋鬼子告诉我们的是落后挨打,洋车子、洋火、洋灰、洋镐、洋娃娃、洋装、洋铁片、洋桶、洋棒子、西洋景告诉我们不能没有自己的民族工业,洋为中用告诉我们的是要不断学习,从留洋到留学,从洋货到中国制造,从洋话连篇到汉语热,我们知道发展才是硬道理。随着时间的推移,洋气渐弱,国运渐昌,“中国制造”将会象丝绸和瓷器一样再次让世界叹为观止。
版权声明:本文由zhaosf官方传奇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辉煌背后隐藏着什么?
下一篇:千秋大爱:把一切都给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