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想在激辩中闪耀 让作文在互动中升华

让思想在激辩中闪耀 让作文在互动中升华

顿瞌睡杂文2025-04-22 06:39:20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在新课改下如何积极有效的贯彻课改精神,实现作文教学改革上的新突破,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深入学习《课程标准》,领会其精髓,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逐渐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在新课改下如何积极有效的贯彻课改精神,实现作文教学改革上的新突破,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深入学习《课程标准》,领会其精髓,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一议—二评—三改—四荐”的教学方法,以期改变长期低效的作文教学局面。
一、“议”或“辩”
这一流程实施基于作文动笔之前,教师给学生提供一定的作文材料或作文题目,不组织学生立即去写,而是让学生积极思维,思考自己写作的角度,准确理解材料或题目含义,把握作文的方向和思路,确定自己的素材。然后教师组织进行辩论,让学生积极交流思想,畅所欲言,最后教师加以点评,师生逐渐形成共识。这一流程的意义在于强化“意先于笔”的写作思想,强化学生的审题意识和深思意识。通过思辨,让学生明确材料和题目的含义,准确理解命题者的意图,掌握写作方向,开启写作思路,丰富思想素材,展现个人见识和才华。其特点有点类似于行军打仗“运筹帷幄于前,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战略思想,恰如建楼筑桥,重在于之前的“设计”工程。比如我在组织一次给材料作文的写作题“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引发你怎样思考”的写作中,通过课堂的“议和辩”让学生畅谈自己的看法,立意,在“议和辩”中学生明确了思想,有了正确的看法;有的学生就改变了起初的片面思维,能够辩证立意,全面准确地把握材料,从而为写好文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评”或“披”
评作文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故人读书讲求“批”和“评”,在批和评中也促进了自己的思考,反映了自己的学识,有利于同伴互助,同伴学习。从写作的心理认识来看,对于写作者而言,每一个人都有想让别人评价自己作文的心理。基于这一个特点,教师就要趁热打铁,在下一节课或当天就组织小组进行评议作文,通过让学习小组间的成员互评,建立起作文的反馈机制,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切磋中得到感悟和启发;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要相互鼓励,“长善救失”,也要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这一形式无形中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最后,教师在学生评的基础上,再加以指导和点拨,然后确定升格方向。
三、“改”或“润色”
一篇文章在初步形成之时或多或少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在小组和教师评议结束之后,整个作文其实并没有结束,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升格”。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数的学生和教师往往因为学习任务和教学任务而忽略了这一步,这样导致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作文提高的征程“半途而返”,大有点前功尽弃的感觉;而这个问题要解决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双方面加强认识,改变“批”后不改的惯例;教师可以率先垂范,为学生改个样文,让“升格”作文说服一切。当然,教师让学生在“升格”的时候,应当指明方法,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借鉴资料,引用名言佳句,仿写优美句段,点化升华文章,让学生在写和改中尝试成功和创造的喜悦。
四、“荐”或“发表”
为了激励学生写作,教师还要为学生的优秀作文提供“发表”的机会,比如,采用班内交流,作为范文来读,出版报,打印整理成册,编辑班级文集,推荐校报发表,推荐其他文学刊物或作文指导报刊刊登或网络文学媒体等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品尝作文创作的喜悦和成功,为学生建立良好的作文写作兴趣激励机制,从而有效的提高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