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文学的人的自恋

热爱文学的人的自恋

晓惠杂文2025-04-20 22:16:24
前两日在图书馆找书的时候,无意中见到一作者的名字很眼熟——这个熟不是指我常常读这位作者的东东,而是,生活中的熟——N年前的一位熟人。当然了,那时,这位熟人还不叫现在这个名字,但见过她用此名字写的几句话
前两日在图书馆找书的时候,无意中见到一作者的名字很眼熟——这个熟不是指我常常读这位作者的东东,而是,生活中的熟——N年前的一位熟人。当然了,那时,这位熟人还不叫现在这个名字,但见过她用此名字写的几句话——真的只是几句话,记者采访,将她的几句话登在了某打工族们常看的某杂志上,她不远几千里,将那杂志带到河南——因公出差至河南——向我等展示,曰,这是我写的东西(当然伊可能用的不是“东西”这个词,是比较具有美感的词吧,无奈,我忘记了)。彼此我的老板和我私下里聊起过那位姑娘写的那几行“东西”,老板嘛,是文学专业科班出身的人,曾做过一段日子的语文老师,善于欣赏但不好批判,但不得不说的是,我们彼时的观点是:写这样的玩意儿,也好意思给人家看?老板私下说,小潘啊,你要是想出诗集什么的,书号我们单位就能搞到,不要钱给你。出诗集?还不笑死人啊,热爱文字的人,常常有自恋倾向,但是!我还没恋到那个程度。那位,相当热爱自己。只能这样想啦。可是,太多的爱,会让人头脑发晕,分不清东西南北,譬如发烧。
人无完人,或多或少会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热爱文字的人,自然更甚。为什么说“更甚”呢,因为,热爱文字的人常常过多地沉醉在自己的思想——虚拟的状态中,对于外界,容易忽视。这忽视,不是指不关心周遭,而是在关心的同时想的太多,更多时候,热爱文字的人是在用思考代替生活,以思考的方式生活,这样,难免让旁人觉得此人“生活在别处”,那样地格格不入。
因为自己有一些小的体会,加之,年龄越来越大,一点点地学着去理解他人,我想,我是可能接受一个人有诸多的缺点的,是可以接受一个热爱文字的人一个作家的诸多性格方面的缺陷的。比如孤僻清高;比如特立独行;比如狂妄自大;比如自卑寡言;比如好色;比如衣着不佳……
可是,我不喜欢过于媚俗的作家。一个写作人,太过媚俗,在写作的过程中,难免过多地考虑如何取悦读者取悦市场。
那位N年前的熟人,她的那本书,我在图书馆的书架旁翻了翻,想,能坚持这么些年头,也是很不容易的啊。
书的自序,短短不过千字,其中提到的有名的从事文学写作或评论的人的名字却不下十余个!朱大可啊,什么什么的,似乎一提名人,就能让自己的作品也沾上名作家的灵气了。
想起来曾经的一则笑话:
三位记者打算去采访一位重要人物。A男记者道:该重要人物一定会接受我的采访的,我们某年某月某日一起吃过饭喝过酒;B男记者道:他肯定会接受我的采访,他是我小舅子的表嫂的姑妈的表哥;C女记者鼻子里哼了哼,不屑地说,切,我和他上过床。
冬天时,见到钟,钟说他的一位朋友,是广西作家圈子里小有名气的一位,说她的某小说,细节描写统统只有关于床上,妓女的床上。钟说,我们是朋友,我不好多说什么。
对于我这位熟人的作品,我也是这个观点,我不好多说什么。
当然,我这位N年前的熟人的这已出版的第三部小说里,细节描写并不是关于床的。只是,熟人在自序的结尾处写道,她是吃着上等的精神食粮长大的,她有义务奉献上等的精神食粮给读者。这句话,当然不是她的原创了,但是,用在此书的序中,小女子我读来感觉还是相当别扭的。
标签
相关文章